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首前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開戰好一段時間都攻不下來。這時,晉國中軍將領荀偃下令說:「我們等天一亮,雞一叫就出征,做好填井毀的善後工作,然後跟著我的馬行動,我的馬頭朝向哪裡,你們就跟著哪個方向走。」下軍的將領欒黶一向和荀偃處不來,聽了荀偃的話不服氣地說:「晉國從沒有人下這種命令,我偏要把馬頭向東回國。」欒黶說完把馬頭一調就走,他的部下也跟著撤兵。荀偃看到這種情況,很後悔下了這道命令,造成自家軍隊的分裂,心想這樣非但不能打勝仗,還可能會敗北,只好下令撤軍回國,結束了這場戰爭。荀偃這道命令中,有「馬首是瞻」四個字,就是要晉軍跟著他的馬頭方向前進。後來「馬首是瞻」被用來比喻服從指揮或跟隨他人進退。
揩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擦拭。《水滸傳》第六回:「就邊拾把草,把春臺揩抹了灰塵。」《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安排花盆,揩抹桌椅,教琴棋書畫。」
灰姑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歐洲民間傳說中的故事,《格林童話》中有此記載。敘述一個名叫仙蒂瑞拉的女孩,性情善良,受到後母及其與前夫生的二個女兒虐待,每天要不停的工作,連睡覺的地方都沒有,只能睡在灰裡,才能暖和一點,所以稱她為「灰姑娘」。後因受到仙女的幫助,在舞會中結識王子,兩人經過一番波折,結為連理,改變了她的生活。
上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升天、登天。[例]民間傳說神會在每年年終時上天,向天帝稟報各家各戶的功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告知。《漢書.卷一○○.敘傳上》:「既誶爾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慎顯於言天兮,占水火而妄誶。」
火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兵制,十人為火,同於一起火作飯,故稱同火的人為「火伴」。《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惶。」後來泛指同伴。《水滸傳》第四四回:「西山地面廣闊,可令童威、童猛弟兄兩個,帶領十數個火伴,那里開店。」也作「伙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跌。《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將這孩兒要頓放烏鳶巢內,便是攧下來,他怎生更活!」《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正看裡,被康、張二聖用手打推攧將下峭壁巖崖裡去。」
2.頓足、跺腳。《董西廂》卷六:「君瑞攀鞍空自攧,道得個冤家寧耐些。」元.關漢卿〈侍香金童.春閨院宇套.么〉:「鳳幃冷落,鴛衾虛設。玉筍頻搓,繡鞋重攧。」
3.投、擲。《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知遠又將這錢去入頭共賭,不數攧又被那六個秀才贏了。」
茅椽蓬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椽,架設屋瓦的木條。牖,窗子。茅椽蓬牖比喻屋舍簡陋。《紅樓夢》第一回:「雖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繩床,其風晨月夕,階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懷筆墨者。」
不暇暖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3) 無黔突:沒有因炊爨而熏黑的煙囪。形容人奔波忙碌,汲汲於行道。黔,音ㄑ|ㄢˊ,熏黑。突,突,即砌在上的煙囪。 (4) 墨子:墨翟(西元前501∼前416),戰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現存有《墨子》一書,是墨家思想的代表。 (5) 無煖席:沒有因久坐而溫暖的席子。形容人奔波忙碌,汲汲於行道。煖,通「暖」。 (6) 聖人:指上文伊尹、呂望、百里奚、管仲、孔子、墨子。 (7) 不高山,不廣河:不以山為高,不以河為廣。表示不會因山高河廣而絕行道之念。 (8) 干:營求、求取。〔參考資料〕 漢.班固〈答賓戲〉(據《文選.卷四五...
徙薪曲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鎮壓有功的人都受到獎賞,只有徐福沒有得到任何表揚。有人便替徐福打抱不平,上書給皇帝說:「有一戶人家的,煙囪是直的,旁邊又堆著柴火。客人看見了,便勸那家的主人把煙囪改成彎的,然後把柴火移開,以免發生火災。但是主人並沒有採納他的建議。後來,那家果然因此發生火災,鄰居都趕來救火。火災撲滅之後,主人為了表示感謝,便擺設宴席,招待那些幫忙救火的人,唯獨沒有邀請最先提醒他預防火災的客人。如果他一開始就接受那位客人的建議,做好預防措施,也就不會發生火災,所以他最應該感謝的,其實是那位客人。相同地,如果皇上接納徐福的建議,事先壓制霍氏,那麼朝廷也就不必付出那麼大的代價了。」宣帝看了奏摺,覺得很有道理,就下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