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5.20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差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區別、差異。《陳書.卷一六.劉師知傳》:「若言公卿吏並服縗苴,此與梓宮部伍有何差別?」《紅樓夢》第五七回:「見其家中形景,自與榮寧不甚差別,或有一二稍盛者。」
處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才學而隱居不做官的人。《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今世之處士,魁然無徒,廓然獨居,上觀許由,下察接輿,計同范蠡,忠合子。」也稱為「處子」。
心腹之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腹之患」原作「心腹之疾」、「腹心之疾」。《左傳.哀公十一年》記載,春秋時吳王夫差要去攻伐齊國,越王句踐率領部下前去朝見吳王,並贈送財物給吳王及大臣們,吳國大臣們都很高興。只有伍子覺得不妙,他想:「這是越王句踐在養肥吳國,讓吳國安逸,失去警戒心,將來好滅了吳國啊!」於是便向吳王諫諍說:「大王去攻齊實在一點意義也沒有,齊國只不過是一塊沒有用處的『石田』,越國才是吳國的『心腹之患』!越王表面上服從我國,但實際上卻圖謀吞併吳國,您不及早滅了越國,以除後患,反而去攻打齊國,真是不智!」吳王夫差不聽勸告,還命伍子自殺。後來,吳國果然被越王句踐所滅。另外在《左傳.哀公六年》又載,哀公六年時,天上有像...
憑河暴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暴虎馮河」之典源,提供參考。 #《詩經.小雅.小旻》1>國雖靡止,或聖或否。民雖靡膴,或哲或謀,或肅或艾。如彼泉流,無淪以敗。不敢暴虎2>,不敢馮河3>。人知其一4>,莫知其他5>。戰戰兢兢6>,如臨深淵7>,如履薄冰8>。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論語.述而》。 (2) 暴虎:明知與虎鬥要靠器械,卻示其勇而不用。暴,音ㄅㄠˋ,徒手搏鬥。 (3) 馮河:明知渡河須藉舟船,卻示其勇而不用。馮,音ㄆ|ㄥˊ,徒步渡河。 (4) 一:指「暴虎馮河」之事為非。 (5) 其他:指小人邪辟之謀,禍國殃民。 (6) 戰戰兢兢:形容戒慎恐懼的樣子。見「戰戰兢兢」。 (7) 如臨...
吳越相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春秋時代,在淮河、長江流域的晉楚對立與交戰過程中,長江下游的吳越兩國勢力日漸壯大,開始進軍,稱霸中原,時代也進入春秋後期。吳自壽夢(在為西元前585~561年)時開始壯大,不時侵擾楚境,到闔閭(在位514~496年)繼位,得楚國流亡者伍貞(伍子)之助,改革內政,軍力日益壯盛。從此吳軍時時侵入楚國,一度攻佔楚都郢(湖北江陵縣東北)。幸得吳國南方的越攻擊吳都,加上闔閭之弟夫概奪國,楚才得以復國。之後,吳不斷侵入楚國,楚不得不遷都於鄀(湖北宜城縣),以避吳國鋒芒。西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子勾踐繼位。吳王闔閭乘機攻...
勞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勞累身體。《莊子.應帝王》:「是於聖人也,易技係,勞形怵心者也。」唐.劉禹錫〈陋室銘〉:「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流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彩絲或羽毛做成的穗狀飾物,常裝置在馬車、樓臺、旌旗或帳幕的邊緣。漢.無名氏〈焦仲卿妻〉詩:「躑躅青驄馬,流蘇金鏤鞍。」《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床面前一架幾十個香櫞,結成一個流蘇。」也作「排鬚」、「頭」、「鬚頭」、「蘇頭」。
變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興起的一種講唱文學。變文文體是由散文及韻文交替組成,以鋪敘佛經義旨為主。內容為演繹佛經故事(如目蓮變文、維摩結經講經文)及歷史、民間故事(如伍子變文、王昭君變文)。是研究中國講唱文學的重要材料。
吳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殺害,只好逃亡,投奔楚國。楚國國王羋疑早就敬慕吳起的賢能,任命吳起當宰相。楚國自從西元前五O六年伍子鞭屍事件之後,一百多年無法恢復往日的威勢,羋疑把希望寄託在吳起的身上,把大權交給他。吳起就職後,雷厲風行地推動改革,制定合乎時代的法律,罷黜冗員,撒銷血統疏遠的皇族爵位俸祿。把省下來的經費用到武裝部隊上。數年間,楚國國土擴大到百越,阻止韓、趙、魏三國的南下,並向西攻擊秦國。各國對楚國的迅速復興,感到憂慮。可是楚國內部因吳起改革而喪失既得利益的皇親國戚,對吳起怨聲載道。西元前三八一年,羋疑逝世,失勢份子乘機暴動,追殺失去保...
相待如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曰:『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君取節焉可也。」文公以為下軍大夫。 〔注解〕 (1) 臼季:即臣,春秋時晉國人,生卒年不詳。食邑於臼,字季,又稱司空季子。為文公時大夫,任司空,從重耳(文公)出亡。嘗出使過冀,見冀缺而薦之於重耳。晉楚城濮之戰時,任下軍佐,擋陳、蔡之師,蒙馬以虎皮,擊潰陳、蔡,楚右師潰敗。 (2) 冀缺耨:冀缺在田裡除草。冀缺,即郤缺,郤芮之子,春秋時晉國人,生卒年不詳,亦稱郤成子。承襲芮之采邑冀,故亦稱冀缺。晉文公時任下軍大夫。晉襄公元年,俘白狄君,復予冀為采邑。晉成公六年,代趙盾為中軍元帥執政。晉景公時,行和戎政策,使眾狄歸服。卒諡成。耨,音ㄋㄡˋ,除草。 (3)...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