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土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出地面的積土。[例]孩子們在土堆上玩得不亦樂乎。
臨渴之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臨渴掘井」之典源,提供參考。 #《黃帝內經素問.卷一.四氣調神大論》1>夫病已成而後藥2>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3>,不亦晚乎!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晏子春秋.內篇.雜上》。 (2) 藥:投藥治療。 (3) 鬥而鑄錐:要打仗了才鑄造兵器。比喻時機已喪失。錐,音ㄓㄨㄟ,本是尖形鐵器,此指兵器。〔參考資料〕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晏子對曰:「不然。夫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賢。溺者不問隊,迷者不問路;溺而後問隊,迷而後問路,譬之猶臨難而遽鑄兵,臨噎而遽掘井,雖速亦無及已。」
榮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功名、利祿。《列子.楊朱》:「欲以說辭亂我之心,榮祿喜我之意,不亦鄙而可憐哉?」漢.劉向《列女傳.卷一.鄒孟軻母》:「君子稱身就位,不為苟得而受賞,不貪榮祿。」
忘其所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因過度興奮得意而失去常態。《官場現形記》第二回:「過了兩天,不免忘其所以,漸漸擺出舅老爺款來。」《文明小史》第四五回:「不想這位沈翻譯忘其所以,在南京逛釣魚巷,游秦淮河,鬧得不亦樂乎。」
堂間處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下,母子相哺也。區區焉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決,上棟焚,燕爵顏色不變,是何也?不知禍之將及之也,不亦愚乎!」
深謀遠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己而不問,遂過而不變。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子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三主之惑,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當此時也,世非無深謀遠慮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盡忠拂過者,秦俗多忌韓之禁也,忠言未卒於口,而身糜沒矣。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闔口而不言。
慮遠謀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己而不問,遂過而不變。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子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三主之惑,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當此時也,世非無深謀遠慮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盡忠拂過者,秦俗多忌韓之禁也,忠言未卒於口,而身糜沒矣。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闔口而不言。
老馬知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與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 〔注解〕(1) 管仲:管夷吾(?∼西元前644),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為「仲父」,為法家之祖。諡敬。世稱為「管子」。(2) 隰朋:生卒不詳,齊國大夫,曾助管仲佐桓公完成霸業。諡成子。隰,音ㄒ|ˊ。(3) 桓公:?∼西元前643,春秋時齊國的國君,姓姜,名小白,襄公弟。周莊王五十一年,以襄公無道,出奔莒。其後襄公被弒,乃歸國即君位,任管仲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為五霸之首。管...
壽陵忘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淪於不測;无東无西,始於玄冥,反於大通。子乃規規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辯,是直用管闚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1>之學行於邯鄲2>與?未得國能3>,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4>而歸耳。今子不去,將忘子之故,失子之業。 〔注解〕 (1) 餘子:弱齡未壯之子。猶今謂之年輕人、青少年。 (2) 邯鄲:趙國首都。在河北省西南部,與河南省接界處。 (3) 國能:一國之中最絕妙的技能。此指趙國人走路的美姿。 (4) 匍匐:音ㄆㄨˊ ㄈㄨˊ,手足伏地爬行。
計深慮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己而不問,遂過而不變。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子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三主之惑,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當此時也,世非無深謀遠慮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盡忠拂過者,秦俗多忌韓之禁也,忠言未卒於口,而身糜沒矣。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闔口而不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