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8.99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可或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必須,不能缺少。如:「民生必需品是不可或缺的。」
膠柱鼓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瑟的弦柱黏住,鼓瑟時就不能調節音調的高低。語本《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比喻頑固而不知變通。《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荊公膠柱鼓瑟,三峽相連,一般樣水,何必定要中峽?」也作「膠柱調瑟」。
天衣無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世時曾經說過,禮就是天之 經,地之義,也就是老天規定的原則,大地施行的正理!它是百姓行 動的依據,不能改變,也不容懷疑。”趙鞅對游吉的回答很滿意,表示—定要牢記這個道理。其他諸 侯國的代表聽了,也大都表示有理。接著,趙鞅提出各諸侯國應全力支持敬王,為他提供兵卒、糧 草,並且幫助他把王室遷回王城。後來,晉國的大夫率領各諸侯國的軍隊,幫助敬王恢復王位,結束了周王室的王位之爭。 解釋 形容事情理所當然 詞意 相似詞:理所當然、千真萬確相反詞:天理難容、豈有此理 例句 自古以來我們做子女的,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
汗流浹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勃曰:『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勃謝曰:『不知。』問:『天下一歲錢穀出入幾何?』勃又謝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對。」(源) 參考詞語︰流汗沾背注音︰ㄌ|ㄡˊ ㄏㄢˋ ㄓㄢ ㄅㄟˋ漢語拼音︰liú hàn zhān bèi釋義︰猶「汗流浹背」。見「汗流浹背」條。 01.《宋書.卷四三.傅亮列傳》:「既而問義真及少帝薨廢本末,悲號嗚咽,侍側者莫能仰視。亮流汗沾背,不能答。」 參考詞語︰汗流浹體注音︰ㄏㄢˋ ㄌ|ㄡˊ ㄐ|ㄚˊ ㄊ|ˇ漢語拼音︰hàn liú jiá tǐ釋義︰猶「汗流浹背」。見「汗流浹背」條。 01.《太平廣記.卷一二○.康季孫》引《還冤記》:「康季孫性好殺。……常病篤。夢人謂曰:『...
背水一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尉繚子.天官》梁惠王問尉繚子曰:「黃帝刑德,可以百勝,有之乎?」尉繚子對曰:「刑以伐之,德以守之,非所謂天官時日陰陽向背也。黃帝者,人事而已矣。何者?今有城,東西攻不能取,南北攻不能取,四方豈無順時乘之者邪?然不能取者,城高池深,兵器備具,財谷多積,豪士一謀者也。若城下池淺守弱,則取之矣。由是觀之,天官時日,不若人事也。案《天官》1>曰:「背水陳2>為絕紀3>,向阪4>陳為廢軍5>。」武王伐紂,背濟水向山阪而陳,以二萬二千五百人,擊紂之億萬而滅商,豈紂不得天官之陳哉! 〔注解〕 (1) 《天官》:古代泛論陰陽、干支、天文星象之書。 (2) 陳:音ㄓㄣˋ,同「陣」,軍隊之陣列、部署。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利錢。如:「利息」、「月息」、「年息」。《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傳》:「貧不能與息者,取其券而燒之。」
七竅生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七竅煙生注音︰ㄑ| ㄑ|ㄠˋ |ㄢ ㄕㄥ漢語拼音︰qī qiào yān shēng釋義︰即「七竅生煙」。見「七竅生煙」條。 01.《西遊記.第七八回》:「(唐僧)忽聞此言,諕得三屍神散,七竅煙生,倒在塵埃,渾身是汗,眼不定睛,口不能言。」 參考詞語︰七孔生煙注音︰ㄑ| ㄎㄨㄥˇ ㄕㄥ |ㄢ漢語拼音︰qī kǒng shēng yān釋義︰即「七竅生煙」。見「七竅生煙」條。 01.《宦海.第三回》:「便連忙一行行一句句的看下去,剛看到兩三行,面色已經大變,勉勉強強的看下去,只把個金方伯氣得七孔生煙,渾身亂抖,一時軟癱在椅子上,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參考詞語︰七竅煙騰注音︰ㄑ| ㄑ...
情不自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不由自主,不能自己反義:不為所動,無動於衷辨似: 「情不自禁」及「不由自主」都有不能抑制自己的意思。 「情不自禁」側重於情緒上的無法控制;「不由自主」側重於身體上的無法控制。 情不自禁 不由自主 辨似例句 ○ ㄨ 當我看到書裡有趣的地方,往往~地笑出聲來。 ㄨ ○ 似乎警覺到有種危險的存在,他~地放慢了腳步。
不可思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敦煌變文.目蓮緣起》:「我今欲見阿娘,力小不能自往,伏願世尊慈念,少借威光,……於是世尊威力不可思議。」
膽戰心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太了得,沒有人想要代表去探視。於是世尊要彌勒菩薩去探視維摩詰,彌勒菩薩回答世尊說:「世尊,我恐怕也不能勝任。因為我曾在兜率天宮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修習到得不退轉法時,維摩居士的對我的一段反論,現場的人聽了後,都同時證入無生法忍的境界。當時,我覺得十分慚愧,憂慮惶恐,對自己的不足感到驚慌害怕。我與他的境界實在是差太遠了,所以恐怕沒有辦法代表大家去探視維摩居士,希望世尊能夠改派別人去。」原文的「膽戰心驚」就是用來形容十分驚慌害怕。後來「心驚膽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十分驚慌害怕。如《西遊記》第一○回:「龍王見說,心驚膽戰,毛骨悚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