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6209 ms
共 3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肉眼凡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常人的眼睛和肉體。形容見識平凡。《西遊記》第一五回:「弟子肉眼凡胎,不識尊神尊面,望乞恕罪。」也作「眼肉胎凡」。
|
類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韻學上指反切上字與所切之字有重脣、輕脣或舌頭、舌上的不同,稱為「類隔切」。切語上字與被切之字古音本相同,但後世演變成不同的聲類,因而造成切語不合的現象,即稱為「類隔」。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五.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古人製反切,皆取音和,如方、府、甫、武、符等,古人皆讀重脣,後儒不識古音,謂之類隔,非古人意也。」
|
瞽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為舜的父親。因其屢次欲殺舜,後世譏其有眼不識賢愚,故稱為「瞽叟」。《史記.卷一.五帝本紀》:「虞舜者,名曰重華。重華父曰瞽叟。……瞽叟愛後妻子,常欲殺舜。」
|
尋行數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讀書時拘泥於一字一句的鑽研,而不求義理的融會貫通。《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九.誌公和尚大乘贊十首之九》:「口內誦經千卷,體上問經不識;不解佛法圓通,徒勞尋行數墨。」
|
廬山面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廬山真面目」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據《蘇東坡全集.前集.卷二三》引)橫看成嶺1>側成峰2>,遠近高低無一同。不識廬山3>真面目,只緣4>身在此山中 〔注解〕
(1) 嶺:相連的山。
(2) 峰:高而尖的山頭。
(3)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臨水,西臨陸地,萬壑千巖,煙雲瀰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淵等名勝,西北有牯嶺,為避暑勝地。相傳周武王時,有匡俗兄弟七人結廬此山,後登仙而去,徒留空廬而得名;一說以廬江得名。
(4) 緣:因為。
|
不通一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馮班《鈍吟雜錄》卷五:「按此一段漏略疏淺之甚,摽星宿而遺羲娥,知此人胸中不通一竅,不識一字,東牽西扯而已。」
|
冒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冒犯、褻瀆。《水滸傳》第二三回:「小人有眼不識泰山,一時冒瀆兄長,望乞恕罪。」也作「冒突」。
|
太中大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古代職掌議論的官員。《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程不識,孝景時以數直諫為太中大夫。為人廉,謹於文法。」
|
林亨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文化中心)《外國文學研究與翻譯卷》(1998,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創作觀點 一、林亨泰說自己是「不識時務」的詩人,當人們熱衷寫「豆腐干」體時,他卻寫「符號詩」;但當人們轉寫參差不齊的「現代詩」時,他反而寫起整齊的「豆腐干」。 二、林亨泰的詩是極端樸素化的典型,排斥一切修飾,少用形容詞或副詞。如果把他的詩任意擷取一句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但讀者如果不把詩篇肢解,而是一整首看下來,就會發現他的詩是完整而有生命的。他說自己不是以文字所持的意義寫詩,而是以精神所具的秩序寫詩。 三、紀弦說他的作品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講求節...
|
有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故意、有意。《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二:「晦菴是有心尋不是的,來得急促。」《紅樓夢》第五一回:「不說咱們不識戥子,倒說咱們有心小器似的。」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