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是一家,不進一家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性情、作風相近的,常成為一家。或共處久了,在氣質、看法上會有相似之處。《濟公全傳》第一五八回:「王太和一聽姑娘已把眼瞎了,自己一想:『不是一家,不進一家門』,該當要討飯,我前頭走,拉著一個瞎子,這到也不錯。」
肥水不落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不要把好處給了外。如:「這個老闆真厲害,任何事情都自己動手,也捨不得請個幫手,正所謂的肥水不落外田。」也作「肥水不過別田」。
內隱的格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隱的格理論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目錄1 起源2 定義3 釋義4 參考書目 起源過去西方社會心理學者針對內隱理論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G. Kelly 與 F. Heider 等。Kelly(1955)所提出的個建構理論(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強調個
同心,其利斷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心協力,力量如同鋒利的刀劍,可以切斷金屬。謂團結的力量可以對付敵。《易經.繫辭上》:「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同心,其利斷金。」《封神演義》第八五回:「既賢弟亦有此心,正所謂『二同心,其利斷金』,只吾輩無門可入,奈何?」
審己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省察自己,衡量他。《文選.曹丕.典論論文》:「蓋君子審己以度,故能免於斯累。」
心向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心所擁護或反對的。《宋史.卷四三七.儒林傳七.魏了翁傳》:「入奏,極言事變倚伏,心向背,疆埸安危,鄰寇動靜。」《元史.卷一三八.燕鐵木兒傳》:「心向背之機,間不容髮,一或失之,噬臍無及。」
扼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讓感到惋惜。如:「他英年早逝,真令扼腕。」
2.讓感到憤怒。如:「歹徒殺不眨眼的惡行,真是令扼腕。」
跡罕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很少有去的地方。指偏僻荒涼的地方。宋.洪邁《夷堅丁志.卷一九.龍門山》:「南城縣東百餘里龍門山,山顛有寺,幽僻孤寂,跡罕至。」
生如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生短促,有如暫時寄居於世間。三國魏.曹丕〈善哉行〉:「生如寄,多憂何為?今我不樂,歲月如馳。」《北史.卷九二.恩幸傳.韓鳳傳》:「更可憐生如寄,唯當行樂,何用愁為?」也作「生若寄」。
情冷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多變,隨著對方地位的高低變化而表現出冷漠或親熱。《孤本元明雜劇.漁樵閑話.第一折》:「所言者世道興衰,情冷暖;所笑者附勢趨時,阿諛諂佞。」《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五回:「情冷暖,說來實是可歎。想我當日光景好的時候,一切的鄉紳世族,那一家那一個,不和我結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