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1.75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處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對際關係和處理事情。如:「父母及師長常常會告訴我們許多待處事的道理。」
不聽老言,吃虧在眼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不尊重、不聽從有經驗者的意見,往往會吃虧後悔。如:「他當初一意孤行,不聽父母的勸告,現在果然應了『不聽老言,吃虧在眼前』那句話。」也作「不聽好言,果有恓惶事」、「不聽好言,必有恓惶淚」。
睹物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到故所留下的物品,而引起對他的思念。《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二五出》:「媽媽萬福!(外)孩兒,見鞍思馬,睹物思。」《紅樓夢》第四四回:「俗語說:『睹物思』,天下水總歸一源,不拘那裡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也就盡情了。」也作「睹物懷」。
金針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將某種祕法、訣竅傳授他。語本金.元好問〈論詩絕句〉三首之三:「鴛鴦繡了從教看,莫把金針度與。」
滿為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而造成問題或麻煩。如:「每到花季,陽明山總是滿為患。」
子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耽誤了學生的學習目的、方法、時機等。通常用以譏罵不稱職的老師。《鏡花緣》第一九回:「先生犯了這樣小錯,就要打手心,那終日曠功誤子弟的,豈不都要打殺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住在偏遠、鄉野的。《韓非子.喻老》:「宋之鄙,得璞玉而獻之子罕。」《三國演義》第一一回:「某太史慈,東海之鄙也。」
2.鄙陋、卑賤的。《莊子.應帝王》:「去!汝鄙也,何問之不豫也。」宋.蘇軾〈司馬温公神道碑〉:「異時薄夫鄙,皆洗心易德,務為忠厚,自重,恥言過。」
3.自己的謙稱。《漢書.卷五○.張馮汲鄭傳.馮唐》:「鄙不知忌諱。」《老殘遊記》第三回:「鄙行道,沒有一定的藥金。」
頭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讓他高出一頭。語本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後指超越他,獨露頭角。明.陸采《懷香記》第三七齣:「書生俊傑真天縱,出頭地建奇功。」《喻世明言.卷三○.明悟禪師趕五戒》:「勉強送他學堂攻書,資性聰明,過目不忘,吟詩作賦,無不出頭地。」
T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謂的T型格是一種好冒險、愛剌激的格特徵。不限於體能上的冒險,更包括心智冒險。由美國心理學家法利(Farley)提出,並稱此種是驚險的探索者(Thrill-seeker)。 分類根據冒險行為的積極與消極的性質分為:T+和T-:T+:表示冒險行為朝向健康、積極、創造性方向。如賽車,探險等。T-:表示冒險行為朝向破壞性質,如酗酒、吸毒、暴力等。根據活動特點可分為:體格T+類...
此處不留,自有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此處不受歡迎,自然別有可容身、收留的地方。南朝陳.後主〈戲贈沈后〉詩:「此處不留,自有留處。」《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現身包龍圖斷冤》:「先生道:『若要奉承,卦就不准了;若說實話,又惹怪,此處不留,自有留處。』嘆口氣,收了卦鋪,搬在別處去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