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51 ms
共 3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入主出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唐.韓愈〈原道〉:「其言道德仁義者,不入於楊,則入於墨;不入於老,則入於佛。入於彼,必出於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指持有門戶的成見,重視自己所信仰的,而輕視他人的信仰。《明史.卷二三○.馬孟禎傳》:「臣子分流別戶,入主出奴,愛憎由心,雌黃信口,流言蜚語,騰入禁庭,此士習可慮也。」
|
自棄自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自暴自棄」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受學於子思弟子。提倡王道、重仁義、輕功利、創性善之說,後世尊稱為「亞聖」。 著有《孟子》七篇,由弟子輯錄而成,共十四卷,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在〈離婁〉章中,孟子提到言行背棄仁義的人,就是自己害自己。孟子說:「不值得和自我蹧蹋的人談論仁義道理,不值得和自我放棄的人一起共事。說話違背禮義的人,是在蹧蹋自己。如果人自身不能心存仁愛,行事以義為準則,那就是自己放棄自己。仁,就像是一間很安全的房子;義,好比是正大的道路。拋棄安全的房子不住,捨棄正大的道路不走的人,真是可悲啊!」後來「自暴自棄」這句成語就從...
|
捉衿見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聞之:『無財之謂貧;學而不能行之謂病。』憲貧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匿,車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之也。」子貢逡巡,面有慚色,不辭而去。
|
侈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誇口。如:「他整日胡作非為,還敢侈言仁義道德。」
|
老生常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升到三公高位的機會?還有,我最近常夢到有數十隻青蠅往我鼻子撲,不知是什麼預兆?」管輅聽了就講了一套仁義道德的道理,並且告訴何晏,只要依循先古聖賢的作為,就能名列三公,青蠅也可馬上驅除了。一旁的鄧颺聽了,就說:「都是些老書生的尋常言論,一點新意都沒有。」後來「老生常談」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時常聽到,了無新意的老話。
|
暴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凶惡殘酷。《書經.泰誓上》:「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災下民,沉湎冒色,敢行暴虐。」《三國演義》第一五回:「孫策用仁義之師,白虎乃暴虐之眾,還宜擒白虎以獻孫策。」
|
孟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受學於子思弟子。提倡王道、重仁義、輕功利、創性善之說,後世尊稱為「亞聖」。著有《孟子七篇》。也稱為「孟子」。
|
珍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珠玉寶石等珍貴寶物的總稱。泛指有價值的物品。《戰國策.齊策四》:「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文選.張衡.四愁詩.序》:「屈原以美人為君子,以珍寶為仁義,以水深雪雰為小人。」
|
桮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狀彎曲的木製飲酒器。《孟子.告子上》:「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棬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棬。」也作「杯圈」、「杯棬」。
|
釣譽沽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公孫弘》。公孫弘是漢初的丞相,輔佐君王,奉行儉約,輕視財富,重視仁義,功勞甚大,因此在平帝時王元后的詔書中,曾經讚許公孫弘行事儉約,生活花費少於常規,以身作則,使民風淳樸,與那些穿著奇特服裝來謀取聲望的人完全不同。這兩個典源一用「沽名」,一用「釣虛譽」,後來被合用成「沽名釣譽」,用來指故意做作,用手段謀取名聲和讚譽。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