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千珠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趙國使者頭戴瑇瑁簪,手持珠玉刀劍,盛裝見楚國春申君,欲誇耀財富並羞辱之。時春申君門客三千多人,其上客皆穿綴有明珠的鞋子見趙使,趙使乃知不自量力而羞慚。典出《史記.卷七八.春申君傳》。後比喻賓客眾多。唐.李白〈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贈〉詩:「堂上三千珠履客,甕中百斛金陵春。」
蜻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昆蟲綱蜻蛉目。形似蜻蜓,但前翅的前緣稍短,不能飛遠。也稱為「赤卒」、「赤衣使者」。
牧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督新教的傳教士稱為牧師,取牧者與教師二義。[例]在禮拜堂中,牧師就是耶穌的代言人,也是傳播福音的使者
幕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隱藏背後而不出面的。[例]這樁謀殺案的幕後主使者,即將曝光。
完歸趙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王曰:「誰可使者?」相如1>曰:「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2>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3>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4>,倚柱,怒髮上衝冠5>,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彊,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6>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7>,不可。於是趙王...
柴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杜門、閉門。《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綬,於是柴門絕賓客。」
去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離去或留止。《後漢書.卷十.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其宮人有宗室同族若羸老不任使者……恣其去留。」
憫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傷的神情。唐.白居易〈琵琶行.序〉:「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唐.陳鴻《長恨傳》:「言訖憫然,指碧衣取金釵鈿合,各折其半,授使者曰:『為我謝太上皇,謹獻是物,尋舊好也。』」
旌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使臣所執的符節,用以示信。《周禮.地官.掌節》:「貨賄用璽節,道路用旌節。」唐.楊烱〈唐恆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乘使者之輶車,掌行人之旌節。」
背恩忘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免去官職,貶為庶人。幾個月後,京師的治安又再度變壞,冀州也有盜賊為亂。宣帝想起張敞在任時的功績,又派使者去接他進宮。張敞在前去的車上,寫下自己對絮舜之事的看法,準備呈給皇帝看。說自己一直待絮舜不薄,卻在他處境危險之時,怠忽職守,還說他是「五日京兆」,簡直是「背恩忘義」,傷風敗俗,罪無可逭。「背恩忘義」即是指背棄別人曾給予的恩惠,忘記道義。後來「忘恩負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受人恩惠而不知報答,反而做出對不起恩人的事情。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