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4924 ms
共 10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積水。《禮記.曲禮上》:「送葬不避塗潦。」《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天雨,廷中有潦,太子遂驅車至於茆門。」
|
氣宇軒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志.卷四六.吳書.孫堅傳》,敘述東漢末年,邊章、韓遂等人在涼州作亂,當時任中郎將的董卓討伐不力,朝廷只好另派張溫和孫堅前去平亂。董卓不但打仗沒有盡力,又對張溫的召見傲慢無禮;孫堅看不過去,便對張溫數責董卓三項罪狀:對上不敬、沒有盡忠職守,又「軒昂自高」、態度傲慢,因此建議以軍法處斬。「軒」、「昂」都有「高」的意思,在此形容董卓高傲無禮的態度;後也用來形容人氣度不凡。「氣宇軒昂」合用後,多用來形容神采飛揚,氣度不凡。
|
按圖索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漢成帝時,太后王政君的哥哥王鳳以外戚身分任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專斷朝政,排除異己,朝中大臣都敢怒不敢言。梅福看到這樣的情況,忍不住寫了一封信給皇上,信中陳述一國之臣與國家興亡的緊密關係,進而評論朝廷的舉才方式。他認為朝廷現在想完全套用夏、商、周三代的舉才方式,這就好像拿著周朝人伯樂所畫的圖象,到市場裡尋找千里馬一樣,結果當然是找不到。這並非舊有的方法不好,而是時間、空間都已經改變,舊時的方式可能不適用於今時,所以當然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但成帝並沒有聽進梅福的諫言,仍是耽於酒色,怠忽朝政,因而埋下了外戚亂政的禍根。後來「按圖索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做事拘泥成規,呆板不知變通。今...
|
狼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說狽為「跋」的訛字。狼跋指老狼前進則踩到自己下巴垂下的肉,後退則絆到自己的尾巴而跌倒。見《詩經.豳風.狼跋》。比喻情勢窘迫,進退兩難。晉.李密〈陳情表〉:「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比喻身心困頓疲乏。如:「狼狽逃走」。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二三齣:「奴家自從婆婆死後,萬千狼狽,誰知公公病又將危。」《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朝廷大典,李大人耑要借光,不想先生病得狼狽至此。不知幾時可以勉強就道?」
|
忠言逆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吐逆耳之言,其不合也,不亦宜乎!」
02.《明史.卷一九○.石﹝王+缶﹞列傳》:「自﹝王+缶﹞及楊廷和、蔣冕、毛紀以強諫罷政,迄嘉靖季,密勿大臣無進逆耳之言者矣。」 參考詞語︰逆耳忠言注音︰ㄋ|ˋ ㄦˇ ㄓㄨㄥ |ㄢˊ漢語拼音︰nì ěr zhōng yán釋義︰指聽起來不順耳的忠直言語。見「忠言逆耳」條。
01.明.無名氏《四馬投唐.楔子》:「誰想此人不聽某之言,他久後悔之晚矣也。我忠心主意要興兵,逆耳忠言不肯聽。」
|
亭亭玉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堵廷棻〈與櫟園書〉其三:「吾于先生集,得其亭亭玉立,不染一塵處。」
|
生靈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民生活於極端艱苦的困境。《隋書.卷四.煬帝記.史臣曰》:「自肇有書契以迄于茲,宇宙崩離,生靈塗炭,喪身滅國。」《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倘朝廷柄用賢臣,寬繇薄賦,則仙芝斂兵不戰,免使生靈塗炭。」也作「民生塗炭」、「生民塗炭」、「生靈塗地」。
|
如數家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以我不哭泣。」這個典故用到了「家珍」。至於出現「如數家珍」的書證如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卷七.凌廷堪》:「君讀書破萬卷,肄經邃於士禮,披文摘句,尋例析辭,聞者冰釋。……地理沿革,官制變置,元史姓氏,有詰之者,從容應答,如數家珍焉。」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卷四.鄭蘇年師》:「(鄭蘇年師)肆力於學,尤喜讀經世有用之書,自《通鑒》、《通考》外,若陸宣公、李忠定……諸公著作,靡不貫串,如數家珍。」均是稱讚人的學問淵博,應答之間,從容不迫,就好像在敘述家中之事。
|
裹足不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這是臣所擔憂的。」秦昭王聽了說:「懇請先生指教!不管事情大小,不管牽扯到誰,即便上至太后,下至朝廷百官,也請先生直說。」范雎就向秦王進言實行遠交近攻政策,以統一中原。當下,秦昭王拜范雎為客卿,過了幾年,秦昭王把相國撤職,並且不讓太后參政,正式拜范雎為丞相。後來「裹足不前」這句成語,就從原文的「裹足莫肯即秦」演變而出,形容有所顧忌,而停止腳步,不敢向前。
|
請君入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武后稱帝時,周興和來俊臣同時擔任審理訟案的司法官,都是當時有名的酷吏。天授年間,有人控告周興有意謀反,於是武后下詔要來俊臣審問周興,周興不知此事。來俊臣趁著和周興一起吃飯時,問周興道:「犯人不肯承認罪行時,你有什麼好辦法來對付他們?」周興說:「這容易,你拿一個大甕,在四周升炭火將它烤熱,命令犯人站在裡面,還怕他們不俱實招供。」來俊臣聽了,立即命人取來大甕生火。等準備好,他站起來跟周興說:「朝廷送來公文要我審問你,現在請你進入這個甕中吧!」周興嚇得立刻跪在地上叩頭,老實的招認罪行。後來「請君入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也用來比喻使人陷入已設計好的圈套。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