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238 ms
共 11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此。《論語.憲問》:「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唐.柳宗元〈桐葉封弟辯〉:「周公曰:『天子不可戲。』乃封小弱弟於唐。吾意不然。」
|
瓜田李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五:「遇日暮,懼獲瓜田李下之譏。望君之容,必是賢者,是以停留,依憑左右。」
|
栩栩如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1>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2>與3>!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注解〕
(1) 莊周:戰國時宋國蒙人,生卒年不詳。曾為蒙漆園吏,故亦稱為「蒙吏」、「蒙莊」、「蒙叟」。與梁惠王、齊宣王、孟子、惠施同時。又嘗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詔追號為南華真人,稱其書為《南華經》。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逍遙自得;政治觀則歸於無為而治。與老子並為道家思想的宗師,著有《莊子》。
(2) 自喻適志:自快得意。喻,知曉。適志,適意、舒適。
(3) 與:音ㄩˊ,置於句末,表示感嘆的語氣。同「歟」。
|
咎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延,常常批評諸葛亮膽子小,嘆恨自己的才能無用武之地;諸葛亮病重時囑咐在他死後撤軍,他卻不同意,認為不必因為一人死而荒廢了天下大事,仍然執意出兵,就被劉禪派人追殺了。楊儀,自認為功勛至大,足以代替諸葛亮輔政,諸葛亮以楊儀的胸襟氣度狹隘,早將丞相的職位給了蔣琬;他對此感到不平,大發牢騷,當時大家都認為他的操守有過失,不敢與他往來;他說的話因此被人向朝廷揭發,最後自殺而死。《三國志》作者陳壽在篇末對這幾個人下了評語,認為他們都有著不同的長才,然而追蹤、探究他們的行為舉止及其法度、標準,卻可以從中看出最後的罪過、災禍,都是由他們自己招致的。後來「咎由自取」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表示所有的罪過、...
|
風馳電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韜.卷三.龍韜.王翼》武王問太公曰:「王者帥師,必有股肱羽翼,以成神威,為之奈何?」太公曰:「凡舉兵帥師,以將為命。命在通達,不守一術;因能授職,各取所長,隨時變化,以為綱紀。故將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應天道。備數如法,審知命理,殊能異技,萬事畢矣。」武王曰:「請問其目。」太公曰:「腹心一人,主潛謀應卒,揆天消變,總攬計謀,保全民命。謀士五人,主圖安危,慮未萌,論行能,明賞罰,授官位,決嫌疑,定可否。……通糧四人,主度飲食、蓄積,通糧道,致五穀,令三軍不困乏。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1>。 〔注解〕
(1) 不知所由:不知道從何處而來。
|
居心叵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心叵測」係由「居心」及「叵測」二語組合而成。
「居心」見於《三國志.卷五九.吳書.吳主五子傳》。三國時的孫登是吳主孫權的長子,年少時便顯露才德。貴為太子的他,為人十分親和,對待部屬像對待朋友一般,出外狩獵時盡可能的不擾民,不踐踏農人作物。另外,他事母至孝,親生母親贈予的衣物,必定沐浴後才恭敬地穿上。但可惜在他三十三歲那年,就因病過世了。晉朝陳壽替孫登立傳,並評論說:「孫登居心所存,足為茂美之德。」也就是說從孫登這個人的存心,就知他足以發揮出盛美的德行。
「叵測」則見於《新唐書.卷二○○.儒學列傳下.尹愔》。唐朝人尹愔天資聰敏,他的老師王道珪曾經說:「我這麼多學生裡,就尹生的反應最難預料...
|
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拜見長輩時奉上的見面禮。通「贄」。《孟子.滕文公下》:「出疆必載質。」漢.趙岐.注:「質,臣所執以見君者也。」《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乃令張儀詳去秦,厚幣委質事楚。」
|
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兩頰上的毛。《說文解字.而部》:「而,須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
|
名副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豫亦稱文舉奇逸博聞,誠怪今者與始相違。」(源)
02.《明史.卷一六四.黃澤列傳》:「科舉所求賢,必名實相副,非徒誇多而已。」 參考詞語︰名實相符注音︰ㄇ|ㄥˊ ㄕˊ ㄒ|ㄤ ㄈㄨˊ漢語拼音︰míng shí xiāng fú釋義︰猶「名副其實」。見「名副其實」條。
01.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紀》:「斯乃名實相符,亨達自任,得以惟聖作則,為官擇人。」 參考詞語︰名實相稱注音︰ㄇ|ㄥˊ ㄕˊ ㄒ|ㄤ ㄔㄥˋ漢語拼音︰míng shí xiāng chèng釋義︰猶「名副其實」。見「名副其實」條。
01.《鏡花緣.第七二回》:「妹子這個名字,叫做有名無實,那里及...
|
恬不知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馮贄《雲仙雜記.卷八.毛詩卷染油代燭》倪芳飲後,必有狂怪1>,恬然2>不恥。或以《毛詩》3>卷染油代燭,醉遊徹曉4>。 〔注解〕
(1) 狂怪:瘋狂怪異的行為。
(2) 恬然:安然自得的樣子。恬,音ㄊ|ㄢˊ。
(3) 《毛詩》:今本《詩經》,為毛亨傳注,故又稱《毛詩》。《詩經》在漢代有齊、魯、韓、毛四家之學,獨存《毛詩》,流傳至今。
(4) 徹曉:整個晚上到天亮。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