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45.55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久,例如不理會哭鬧小孩要狠心,即使在地上連滾帶爬,也不可心軟而前功盡棄。此外,管制增強要全面合作,態度一致,如訓練小孩於正餐吃飯而不吃零食,就要在除了正餐間以外,管制所有可能取得食物的機會,才能發生效用。再者,反應動作要十分吃重、付出相當代價,才給予增強,如買獎券,若每張二十元,則不中也不痛不癢;若每張千元,數次不中,則因代價太高而放棄。增強相剋行為(相互抵制)甲刺激產生痛苦的反應,乙刺激產生愉快的反應,若使愉快反應強於痛苦反應,且兩行為不並存,則乙刺激會取代甲刺激。依此原理,則可安排無法並存的兩行為,以好行為代替不當...
ASSURE教學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段,包含教學者事前觀看、安排教學環境、準備好觀賞者、操作或放映教材等。教師教學重點有以下八點:(1)態度自然(2)說話速度適中(3)避免過多口頭語(4)手勢應適度不宜過多(5)教學者站立之位置,應在中央且正面之位置(6)避免長時間使用黑板,背對學生(7)要與學生保持面對面之關係及眼部接觸,來掌握學習者之注意力(8)穿著應大方得體,因時地制宜5.R:要求學習者之反應(Require Learner Response):有效之學習情境,應是教學者能讓學習者產生反映,對正確之反應增強。學習者之反應不外明顯的和隱藏的兩種。短時間...
文化回應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識上的增能,並且透過知識上的增能提升自信,進而達到情感上的增能。因此其內涵有四面向:建立包容、發展態度、提升意義、培養能力。不同學者對文化回應教學之定義(一)Bowers 和Flinders:文化回應教學指的是察覺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差異,並能以教育的方法回應學生受文化塑模形成的學習行為。(二)Villegas:提升文化差異學生的學習表現,她認為學生對學習的期待因文化而異,為了增加學習機會,教師應了解學生的文化特色,並加以轉化為教學實踐。(三)Smith:文化回應的教學目標不只是提升學生的課業表現,更應幫助教師致力於人類...
納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不明緣由而心生困惑。如:「對於朋友態度的轉變,他感到十分納悶。」《紅樓夢》第六回:「卻說秦氏因聽見寶玉從夢中喚他的乳名,心中自是納悶,又不好細問。」
旁若無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身旁的人視若無睹,形容說話舉動毫無顧忌。語出《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荊軻》。後亦用「旁若無人」形容態度高傲。 △「目中無人」、「目空一切」
高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態度高傲亢直或聲調、情緒高昂激動。[例]歌聲高亢、情緒高亢、性格高亢
和顏悅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態度和藹、面露喜悅。[例]她待人一向和顏悅色,難怪大家都喜歡和她在一起。
紋風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點也不動。形容鎮靜、沉著的態度。[例]每個人都跑去看熱鬧,唯獨他紋風不動的坐在那裡。
不亢不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自尊自大,也不低聲下氣,以諂媚於人。比喻對人的態度恰合身分。如:「杜先生為人正直,待人接物不亢不卑,因此深受朋友們敬重。」也作「不卑不亢」、「不抗不卑」。
處之泰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遇到事情時態度鎮定,神色自若。《宋史.卷四五○.尹穀傳》:「江陵大府,雄據上流,表裡襄、漢,西控巴蜀,南扼湖、廣,兵民雜處,庶務叢集,霆隨事裁決,處之泰然。」《元史.卷一五八.許衡傳》:「家貧躬耕,粟熟則食,粟不熟,則食糠覈菜茹,處之泰然。」也作「泰然居之」、「泰然處之」。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