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65.65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治理。《後漢書.卷二八上.譚傳》:「蓋善政者,視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揮動。《韓非子.內儲說下》:「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淮南子.氾論》:「揄三尺之刃,造公之胸。」
朋比為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 (2) 骨鯁:比喻正直。鯁,音ㄍㄥˇ。 (3) 疾:憎恨。 (4) 黨錮之獄:東漢末,帝、靈帝之際,宦官干政弄權,朝綱大敗,太學生起而批判,反遭奸宦構陷,被捕入獄者數百人,而校尉李膺、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等人均被殺。前後共兩次,朝中賢良盡失,史稱為「黨錮之禍」。錮,音ㄍㄨˋ。 (5) 訖:窮盡、消滅。 (6) 朋比:一群人彼此勾結集黨營私。 (7) 構毀:設計陷害、毀謗。
疾言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疾言厲色」原作「疾言遽色」。劉寬是東漢帝時的官員,他曾任司徒長史、南陽太守等職務,《後漢書》裡記載了他的事蹟。有天他騎著牛在路上走,有人將他的牛誤認為自己走失的牛,要他歸還。劉寬二話不說,將牛給了那個人,自己下來走路回家。過了幾天,那人找到真正走失的牛,才發現自己認錯了,將牛還給劉寬,並向他謝罪,劉寬非但不怪罪,反而說:「長得差不多的東西,難免會認錯,更何況您又還給我,有什麼好謝罪的呢?」這件事讓地方父老稱頌不已。劉寬當官後,對待下屬也相當寬容。如有犯錯,也只用草鞭打,目的只是在處罰,而不傷人,有好的績業也歸功於下屬。出巡地方時,常與當地文人討論經義,與地方父老閒話家常,並訓勉少年做人處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檢驗、視察。如:「閱兵」、「巡閱」、「檢閱」。《公羊傳.公六年》:「秋八月壬午大閱。大閱者何?簡車徒也。」唐.白居易〈太和戊申歲大有年詔賜百寮出城觀稼謹書盛事以俟采〉詩:「清晨承詔命,豐歲閱田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不按次序,超出某種範圍或常規。如:「越位」、「越俎代庖」。《易經.繫辭下》:「其稱名也,雜而不越。」《後漢書.卷七.孝帝紀》:「自宗支,越躋天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日光。晉.張載〈七哀〉詩二首之二:「朱光馳北陸,浮景忽西沉。」晉.陶淵明〈歸去來辭〉:「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追隨。《晉書.卷一○三.劉曜載記》:「義孫年長明德,又先世子也,朕欲遠追周文,近蹤光武,使宗廟有太山之安。」《新唐書.卷一二○.彥範傳》:「如普思等方伎猥下,安足繼蹤前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最重要的禮器,為一國之中官位最高者所執的瑞器。形制有兩種,一種是方頭或平頭,形近石斧的平首圭;另一種尖頂,似戈頂端的尖首圭。下半部都呈方形。[例]圭、信圭、躬圭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交、獻。如:「納稅」、「繳納」。《春秋.莊公二十二年》:「東,公如齊納幣。」漢.寬《鹽鐵論.本議》:「農人納其獲,女工效其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