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2.3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教導。漢.寬《鹽鐵論.本議》:「夫導民以德,則民歸厚,示民以利,則民俗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借指好名聲、好德性。《文選.陸機.文賦》:「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晉書.卷七四.列傳.彝》:「揚芬千載之上,淪骨九泉之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木柴。如:「薪樵」。《左傳.公十二年》:「輕則寡謀,請無扞采樵者以誘之。」宋.柳永〈煮海歌〉:「滷濃鹽淡未得閒,採樵深入無窮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學識智謀粗陋、程度低。如:「淺薄」、「膚淺」、「才疏學淺」。《後漢書.卷二八上.譚傳》:「自子貢以下,不得而聞,況後世淺儒,能通之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約束。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韓非子.難四》:「五伯兼并,而以律人,則是皆無貞廉也。」《金史卷一一○.楊雲翼傳》:「自律甚嚴,其待人則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飲酒,或勸人飲酒、敬酒。《呂氏春秋.恃君覽.達鬱》:「管仲觴公,曰:『暮矣!』」宋.范成大〈九月三日宿胥口始聞雁〉詩:「把酒不能觴,送目問行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輔佐、幫助。《漢書.卷八.宣帝紀》:「有能箴朕過失,及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以匡朕之不逮,毋諱有司。」《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上匡天子,則為文。」
永垂不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永垂不朽」原作「垂不朽」。蔡邕,字伯喈,東漢陳留人。蔡邕少時師事太傅胡廣。胡廣,字伯始,東漢南郡華容人。官至太傅,歷事安、順、沖、質、、靈六帝。胡廣熟悉典章,辦事經驗豐富,柔媚謙恭,不抵觸任何人,在當時有「萬事不理問伯始,天下中庸惟胡公。」的諺語。靈帝即位時,胡廣年已八十,仍代為太傅,老死任上。熹平六年,靈帝感懷胡廣的恩德,令胡廣的學生蔡邕為恩師作〈胡公碑〉,以紀念胡廣。內容記載胡廣對漢朝的貢獻,並且頌揚胡廣的事蹟必可永遠流傳而不可磨滅。後來「永垂不朽」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永遠流傳而不可磨滅。
眾叛親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隱公四年》載,春秋時代,衛國公子州吁(ㄒㄩ)殺了自己的哥哥公想要自立為君。由於多數的大臣百姓不贊成他弒兄奪位的行為,所以州吁打算出兵攻伐與衛國有世怨的鄭國,希望能藉此提高自己的威望。恰巧當時宋國殤公即位,鄭國收留了從宋國出奔的公子馮,並且想要用武力送他回國為君。州吁便以此為名,聯合宋、陳、蔡等國出兵攻打鄭國。四國的大軍於是開到了鄭國,把首都的東門團團包圍,連續打了五日都沒辦法攻下,只好無功而返。魯隱公就此事問他的大夫眾仲:「你覺得州吁的計謀最後會得逞嗎?」眾仲回答:「我只聽過以德服人,沒聽過以戰亂為手段可以讓人心悅誠服。以亂服人,就像要整理絲線卻不先找出頭緒,只會讓情況愈來愈糟。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離開、避開。如:「脫節」、「脫軌」、「擺脫」、「逃脫」。《抱朴子.外篇.用刑》:「猶長劍不可倒捉,巨魚不可脫淵也。」《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子詐而得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