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0.5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衣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人入時所用的衣服與大被。《孝經.喪親》:「為之椁衣衾舉之,陳其簠簋而哀慼之。」《儒林外史》第五回:「拿一搭麻替他披著,那時衣衾槨,都是現成的。」
《一個人的聖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控訴」為主的基調,昇華到對個人生命的自我忠誠,此點明顯表現在第五十三回中,「他」到天安門看躺在水晶中的毛澤東,心裡告訴毛:「您可以隨意扼殺人,但不可以要一個人非說您的話不可」、「人的尊嚴不可以扼殺,人之所以為人,就有這麼點自尊不可以泯滅」,可是待「你」寫到此段時,卻又跟這位主宰億萬人的帝王說:「因為你渺小,心中的帝王便只能主宰一個人,那便是你自己」,於是「你」已經走出「他」被磨難的陰影,說自己的話,作自己的帝王,讀自己的「聖經」。 資料整理來源吳文欽,《一個人的聖經》書評
收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屍體裝到材裡去。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齣:「買收殮,獨自一個戴孝守靈。」《老殘遊記》第五回:「那裡吳家業已備了木前來收殮。到晚,于學詩、于學禮先後死了。」也稱為「殮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喪車。《洛陽伽藍記.卷四.法雲寺》:「里內之人,以賣槨為業,賃輀事為事。」宋.王安石〈忠獻韓公挽辭〉二首之二:「幕府少年今白髮,傷心無路送靈輀。」
輿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車載運材,自明有死罪或以死自誓。《左傳.僖公六年》:「許男面縛銜璧,大夫衰絰,士輿櫬。」《周書.卷四○.顏之儀傳》:「運乃輿櫬詣朝堂,陳帝八失。」
不識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目不識丁」之典源,提供參考。 #《舊唐書.卷一二九.張延賞列傳》弘靖之入幽州也,薊人無老幼男女,皆夾道而觀焉。河朔軍帥冒寒暑,多與士卒同,無張蓋安輿之別。弘靖久富貴,又不知風土,入燕之時,肩輿於三軍之中,薊人頗駭之。弘靖以祿山、思明之亂,始自幽州,欲於事初盡革其俗,乃發祿山墓,毀其柩,人尤失望。從事1>有韋雍2>、張宗厚3>數輩,復輕肆嗜酒,常夜飲醉歸,燭火滿街,前後呵叱4>,薊5>人所不習之事。又雍等詬責吏卒,多以反虜名之,謂軍士曰:「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6>力弓,不如識一丁字。」軍中以意氣自負,深恨之。 〔注解〕 (1) 從事︰職官名。漢刺史佐吏,通稱為州從事,歷代因其...
乾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屍體的俗稱。如:「賣材的做的就是乾貨生意。」
冥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鬼神用的紙器。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中元節》:「中元節,先數日,市井賣冥器靴鞋,幞頭帽子,金犀假帶,五綵衣服。」《金瓶梅》第六回:「且說五婆拿銀子買材冥器,又買些香燭紙錢之類,歸來與婦人商議,就于武大靈前點起一盞隨身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方木。《說文解字.木部》:「楄,楄部,方木也。」《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唯是楄柎所以藉幹者。」唐.孔穎達.正義:「木以藉脅,明是中答床也。」
論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衡量人、物、事而給予評斷。如:「蓋論定」。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