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面縛輿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手反綁,車載空。表示投降並自請受刑。《三國志.卷二八.魏書.鄧艾傳》:「艾至成都,禪率太子諸王及群臣六十餘人面縛輿櫬詣軍門,艾執節解縛焚櫬,受而宥之。」《三國演義》第一一八回:「後主率太子諸王,及群臣六十餘人,面縛輿櫬,出北門十里而降。」
靈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放屍體的材。《文選.潘岳.哀永逝文》:「撫靈櫬兮訣幽房,冥冥兮埏窈窕。」也稱為「靈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下葬時拉引木入墓穴的繩子。同「紼」。《周禮.地官.遂人》:「及葬,帥而屬六綍。」《禮記.雜記下》:「升正柩,諸侯執綍五百人。」
同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同住一室。如:「分配房舍時,他們兩人剛好同室。」
2.同一家人。如:「兄弟同室,如果鬩牆相爭,不會令人恥笑嗎?」《孟子.離婁下》:「今有同室之人鬥者,救之,雖被髮纓冠而救之可也。」
3.夫婦。唐.白居易〈贈內〉詩:「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塵。」
了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意明白的聯句。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因共作了語。顧愷之曰:『火燒平原無遺燎。』桓曰:『白布纏豎旒旐。』殷曰:『投魚深淵放飛鳥。』」
玉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玉。《漢書.卷六七.楊王孫傳》:「裹以幣帛,鬲以槨,支體絡束,口含玉石。」
裝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死者穿衣入。《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匡超人呼天搶地,一面安排裝殮。」
兵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戰事。《後漢書.卷六.孝質帝紀》:「又兵役連年,死亡流離,或支骸不斂,或停莫收,朕甚愍焉。」
壽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停放死者木的廳堂。晉.陸機〈挽歌〉三首之二:「壽堂延魑魅,虛無自相賓。」唐.白居易〈夜哭李夷道〉詩:「家人哀臨畢,夜鎖壽堂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喪葬時,下於土。《說文解字.土部》:「堋,喪葬下土也。」《左傳.昭公十二年》:「司墓之室有當道者,毀之則朝而堋,弗毀則日中而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