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枝牙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Valamugil cunnesius (Valenciennes, 1836)
體延長;體灰青色;無背隆脊;脂眼瞼發達;胸基部頂有一小黑點;唇薄;側線11~12條;稚魚為圓鱗,成魚具櫛鱗;體長可達45公分。
西太平洋、印度洋及大洋洲。
凡鯔喜成群結隊嬉戲於沿岸及河口域,以攝取碎屑及藻類為主,屬雜食偏草食性魚類。喜愛的水溫較廣為攝氏16~28℃,可適應海水及半鹹水或淡水的生活,屬廣鹽性魚類。
供食用及垂釣。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魚綱或條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鯔目(Order Mugiliformes)
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鯔形系(Series Mugilomorpha)
鯔科(Family Mugilidae),Mullets
原飛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ypselurus (Prognichthys) brevipinnis (Valenciennes, 1846)
體較細小,紡錘狀,略側扁,吻短;頭中庸大小,頭長短於背起點至尾上葉起點之間距;胸甚長,具16~18軟條,前方3~4條不分枝,第5~6條最長,末端達背後部基底;腹亦長,基底位於鰓蓋後緣至尾下葉起點間距之中點;末端達臀後部基底;背與臀對在於體後方,背不高大,具10~11軟條,臀具8~10軟條,臀起點在背第二至四條基底之下方,臀條較背少1~2條;尾深開叉,下葉長於上葉;側線低位,近腹;體被易脫落大圓鱗,背起點至側線間有鱗7~8列,背前正中線上有鱗26~29枚;口蓋骨無齒;脊椎骨43~44枚。幼魚無高背,亦無腭鬚,胸伸展時,其外緣與體軸成平行。體背藍黑...
西太平洋之溫熱帶海域,包括日本、台灣、菲律賓、斐濟、密克羅西亞等地。出現在水溫22~30℃之間,而以25~29℃間較多。
棲息於外洋表水層之種類,為「四翅型飛魚」。以浮游生物為食,於5月間產卵時也會游向近岸。卵為具纏絡絲之沉性卵。
本種偶見於台灣南部、東部及澎湖西南海域,為中小型種,以流刺網及追逐網可捕獲,為食用魚,亦可作鮪延繩釣之餌料魚。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魚綱或條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鶴鱵目(Order Beloniformes)
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鶴鱵亞目(Suborder Belonoidei = Exocoeloidei)
銀漢魚系(Series Atherinomorpha)
飛魚科或文鰩科(Family Exocoetidae),Flying Fishes
飛魚上科(Superfamily Exocetoide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魚的外觀形質與石川氏粗魚(Trachipterus ishikawae)非常相似,僅能從前者頭背部較為陡直的輪廓來區分,後者則為較為平直,由於模式標本已遺失,所以二者間之分類關係仍待研究。生活時,體背側鐵灰藍色,腹側粉紅色;死後體色逐漸變灰白色,甚至淡白色。上下頜及各為鮮紅色;眼睛周圍金黃色。體長最大可達270公分左右。臺灣各海域有產。
莫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呈紡綞形,前部圓形而後部側扁,背無隆脊。頭短,圓筒形。吻短;唇薄,下唇有一高聳的小丘且具有長長的、纖毛的、有間隔的唇齒,上唇則有短且分散的唇齒。眼圓,前側位;脂眼瞼不發達,僅及眼眶緣;前眼眶骨寬廣,佔滿唇和眼之間的空間,前緣有缺刻但隨著成長而變為平直。口小,前位;上頜骨末端遠於口角後緣,尖刀狀,不特別寬大,末端微彎曲向下;舌骨、鋤骨和翼骨上長牙齒,骨則無。鼻孔每側各一對。在稚魚期為圓鱗,隨著成長而變為膜性櫛鱗;頭部及體側的側線發達;側線數目11-12條;側線鱗37-43(通常為38-39);胸末端前之側線鱗12-13;第二背起點垂直線前之側線鱗23-26;環繞尾柄上之側線鱗17-1...
小尾蠕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長為頭長的9.2-10.1倍;全長為鰓孔位體高的28.4-31.3倍;全長為軀幹長的3.5-4.1倍。吻尖,眼稍大;尾端柔軟不尖硬,且尾存在,但組成條不明顯;背起點於胸末端之上方或稍前;背、臀於接近尾端處,帶有黑緣;除鋤骨齒為顆粒狀之外,上下頜齒皆為細狀齒,且均排列成齒帶狀;新鮮標本體略呈黃綠色,腹部則為白色;浸漬標本則有數個白斑紋分布於吻部;平均脊椎骨組成:11-48-155,總脊椎骨數為154-156。
黑帶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橢圓形,中等側扁。頭部具黏液囊,外露骨骼多有脊紋。眼大。口端位,裂斜。下頜不突出於上頜。前上頜骨的凹槽大約達眼窩的前緣上方;鼻骨的前緣末端有ㄧ棘;鼻窩沒有小刺。前鰓蓋骨後下角具ㄧ強棘;眶下骨上緣有側突的小棘。體被大型櫛鱗;側線完全,側線鱗數 34-37(35),側線至背硬棘中間點之鱗片數 2.5;頰上具5列斜鱗。鰓耙數 4-7 + 9-12 = 14-19。背連續,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具深凹,具硬棘 X-I,軟條 13-14(13);最後一根硬棘短於前一根硬棘。臀有硬棘 IV,軟條 8(9);胸軟條 13-15(14) ;尾深叉形。具同寬度的紅褐色與銀白色斑紋交互的體側;通常在...
擬尖海鰗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側扁。頭短小,被海棉狀皮膚。口中型,由吻端斜開;上下頜、鋤骨有齒,腭骨無齒。鰓裂廣;左右鰓膜癒合,但在喉峽部分離。體被中型圓鱗,易落;頭部無鱗;無側線;縱列鱗數。背兩個,第一背為單一細長棘;第二背呈孤形,前部高起,具軟條;臀與第二背相似,約略相對,起點在背起點下方或略後一條;腹喉位,外側數條延長為絲狀;尾圓形或略尖。身體黑色素會隨成長改變,成魚體背具數列黑色素細胞,體腹黃色或稍淡。背前葉具有一黑斑或無,胸上半部深黑色,下半部透明,臀接近透明或僅有少數黑色素細胞,尾前半透明,後半黑色。Torii et al. (2004)重新檢視過去所紀錄之尖尾海鰗鰍(B.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側扁。頭中大,棘稜具明顯的鋸齒狀。眼大,上側位;眼球高達頭背緣;口中大,端位,斜裂,上下頜等長。鼻棘1個,小而尖,向後上,位於前鼻孔內側。淚骨大且方形,外側具1稜,上緣具1不明顯鈍突;下緣具3棘。眼眶下具第1、第2及第4眶下骨,無第3與第5眶下骨。淚骨中部具5輻射狀感覺孔管。前鰓蓋骨5棘;鰓蓋骨具2叉向稜,後端各具1棘。下鰓蓋骨及間鰓蓋骨無棘。顱骨棘發達,尖銳。側篩骨光滑,具1眼前棘;額骨光滑,眶上稜高凸,具眼上棘及眼後棘各1個;具1巨大鼓棘,位於眼後棘後方;眼間具1對額稜,無額棘。頂骨光滑,頂頸稜高凸,具頂棘與頸棘各1個。眼前至側線前端具蝶耳棘1棘,微小;翼耳棘1個,較長;後顳顬棘上...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