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高枕無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高枕而臥注音︰ㄍㄠ ㄓㄣˇ ㄦˊ ㄨㄛˋ漢語拼音︰gāo zhěn ér wò釋義︰猶「高枕無憂」。見「高枕無憂」條。
01.《戰國策.齊策四》:「(馮諼)曰:『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源)
02.《戰國策.魏策一》:「為大王計,莫如事秦,事秦則楚、韓必不敢動;無楚、韓之患,則大王高枕而臥,國必無憂矣。 」(源)
03.唐.劉肅《大唐新語.卷三.公直》:「公若盡殺諸弟,不知矣;如獨殺襲秀,恐明公不得高枕而臥。」 參考詞語︰安枕而臥注音︰ㄢ ㄓㄣˇ ㄦˊ ㄨㄛˋ漢語拼音︰ān zhěn ér wò釋義︰猶「高枕無憂」。見「高枕無憂」條。
01...
|
斷壁殘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破敗倒塌的牆壁。形容景象荒涼。[例]昔日的豪宅抵不過時間洪流的摧殘,如今僅剩斷壁殘垣,不禁令人唏噓。 △斷垣殘壁。
|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加重氣氛。「每逄」句用筆自然,大不同於王勃詩拘泥沈重。說「每逄」,可見不衹是重陽節,說「倍」就不僅寫出佳節之思,並將平時無日不思暗示出來。而正因為平時無日不思,才更顯出此時思情之重。「遙知」二句構想巧妙,不從自己著筆,而寫想像中的情境,衹寫當家中兄弟都頭插茱萸登高時,就會感到少我一人,而自會油然生起相思憶之情....兩句中含有雙重想像,兄弟相關切之情,不言自明。
|
木桶原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準。 若僅僅作為一個形象化的比喻,“木桶定律”可謂是極為巧妙和別緻的。但隨著它被應用得越來越頻繁,應用場合及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已基本由一個單純的比喻上升到了理論的高度。這由許多塊木板組成的“木桶”不僅可象徵一個企業、一個部門、一個班組,也可象徵某一個員工,而“木桶”的最大容量則象徵著整...
|
獨一無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天下無雙、絕無僅有
|
Fritz_Perls_完形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下留意過去是在逃避對現在的充分體驗。治療時,治療師會讓當事人當下與他們的經驗進行即時的接觸,而非僅以旁觀的口吻敘述。未完成的經驗常會在當下浮現。當過去對當事人當下的態度及行為有重要影響時,最好儘可能的把過去帶到當下處理。未竟事物當影像從背景中浮現卻沒有完結時,在個人心中留存未竟事物(unfinished business),造成不可預期的情緒經驗。並且以許多方式在生活中出現,干擾當事人,混亂當下的覺察(ex:一個人未曾感受到被愛,也未被母親接納的人,不管多努力都覺得自己做不好;當下,他把需要母親肯定的需求轉向得到其他...
|
實作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生的實作表現,且學生是真正習得能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另外,實作評量強調與教學活動的密切關聯,評量不僅是針對學生片段知識精熟的給分,還要去記錄學生解決問題的詳細步驟,掌握學生推理運作的發展。優點是能顧及到學生整體發展的表現,評量方式亦活潑化、動態化、多樣化與公開化。
|
批判教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師,基本上是期望透過正式教育而促進民主文化的實現。[註1] 批判教育學的主張與目標1. 教育的功能不僅是產生知識,也在製造各「政治主體」(political subjects)。因此,學校必須運用批判教育學以發展民主教育。2. 後現代教育理論及批判教育學必須以「倫理道德」做為中心關切議題。3. 批判教育學必須關切後現代社會所注意的「差異」議題(例如性別、族群),並藉此促進社會的改革與轉變。學生必須知道「差異」聲音與認同的社會建構歷程為何,了解這些差異現象和歷史與社會勢力的關係為何,並且知道如何運用這些差異以促進社會改革。...
|
窮途末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八十餘篇、〈達莊論〉、〈大人先生傳〉等。
(2) 楊朱:字子居。戰國時衛人,生卒年不詳。其書不傳,僅散見於《列子》、《孟子》諸書中而已。其學說主張「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與墨子的兼愛思想相反。 2、「末路」:漢.鄒陽〈上書吳王〉(據《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鄒陽》引)臣聞秦倚曲臺1>之宮,懸衡2>天下,畫地而不犯,兵加胡越3>。至其晚節末路4>,張耳5>、陳勝6>連從兵7>之據,以叩8>函谷9>,咸陽10>遂危。何則?列郡不相親,萬室不相救也。今胡數涉北河之外,上覆飛鳥,下不見伏菟,鬥城不休,救兵不止,死者相隨,輦車相屬,轉粟流輸,千里不絕。何則?彊趙責於河間,六齊望於惠后,城...
|
蓋棺論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甫字子美,號少陵,有「詩聖」之稱。唐代詩人。在政治上不得志,中年後過著坎坷流離的生活,他的詩博大雄渾,千態萬狀,不僅慨嘆自己遭時不遇,亦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動亂形態。故有「詩史」之名。此詩是杜甫勸勉友人應該出來為世人作事。杜甫舉枯桐可以製樂器,淺水可以藏蛟龍為例,說明人不應處於深山窮谷之中自我埋沒。杜甫認為,人一生的是非功過,要到死後才能論定,友人年力未衰,豈可隱遁山林?應該再出來為世人做事。後來「蓋棺論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人一生的是非功過,要到死後才能論定。現在亦用來比喻事情最後已有結論。如:「即使已經蓋棺論定,如有新事證,歷史也有重新翻案的可能。」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