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2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出其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孝宗〈經進東文集事略序〉:「蘇軾忠言讜論,立朝大節,一時廷臣無出其右。」
推陳出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費袞《梁谿漫志.卷九.張文潛粥記》張文潛〈粥記〉贈潘邠老云:「張安道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穀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臟腑相得,最為飲食之良妙。」……後又見東一帖云:「夜坐飢甚,吳子野勸食白粥,云能推陳致新,利膈1>養胃。」僧家五更食粥,良有以也!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尤不可說!尤不可說! 〔注解〕 (1) 膈:音ㄍㄜˊ,體腔中分隔胸腔與腹腔的膜狀肌肉。
喜出望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蘇軾〈與李之儀書〉五首之二(據《蘇東全集.續集.卷四.書簡》引)某啟。契闊八年,豈謂復有見日!漸近中原1>,辱書2>尤數3>,喜出望外。比日起居佳勝。某已得舟,決歸許,如所教。而長子邁遽捨字,深以為恨。報除輦運似亦不惡。近日除目時有如人所料者。此後端叔必已信安矣!但老境少安,餘皆不足道。乍熱,萬萬以時自愛。某再拜。 〔注解〕 (1) 中原:黃河下游一帶,包括河南的大部分、山東的西部,河北、山西的南部及陝西的東部。此指京師開封。 (2) 辱書:收到來信。辱,謙辭,有承蒙之意。書,信件。 (3) 尤數:格外頻繁。尤,格外。數,音ㄕㄨㄛˋ,頻頻。
廬山真面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據《蘇東全集.前集.卷二三》引)橫看成嶺1>側成峰2>,遠近高低無一同。不識廬山3>真面目,只緣4>身在此山中 〔注解〕 (1) 嶺:相連的山。 (2) 峰:高而尖的山頭。 (3)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臨水,西臨陸地,萬壑千巖,煙雲瀰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淵等名勝,西北有牯嶺,為避暑勝地。相傳周武王時,有匡俗兄弟七人結廬此山,後登仙而去,徒留空廬而得名;一說以廬江得名。 (4) 緣:因為。
河東獅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蘇軾〈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詩(據《蘇東全集.前集.卷一五》引)東先生1>無一錢,十年家火燒凡鈆2>。黃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鬢無由玄。龍丘居士3>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4>獅子吼5>,拄杖6>落手心茫然。誰似濮陽公子賢,飲酒食肉自得仙。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學得忘家禪。門前罷亞十頃田,清溪遶屋花連天。溪堂醉臥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風顛。我遊蘭溪訪清泉,已辦布襪青行纏。稽山不是無賀老,我自興盡回酒船。恨君不識顏平原,恨我不識元魯山。銅駝陌上會相見,握手一笑三千年。 〔注解〕 (1) 東先生:蘇軾(西元1036∼1101),字子瞻,宋眉州眉山人,為蘇洵長子。詩、詞、文、書、畫均有名...
不時之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蘇軾〈後赤壁賦〉(據《蘇軾東全集.前集.卷一九》引)1>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阪。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歎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2>,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3>,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4>不時之須。」於是攜酒與魚,復遊於赤壁5>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王質〈論吏民劄子〉。 (2) 薄暮:傍晚,太陽將落的時候。 (3) 鱸:動物名...
認知治療法(cognitive_therap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9).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楊旻鑫、彭瑞祥譯)。台北市:新加商聖智學習。(原著出版於2009)2. 樊雪春、樊雪梅、凃冠如、樊蓉(2009)。諮商輔導學辭典。台北:五南。
不二法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不二門注音︰ㄅㄨˋ ㄦˋ ㄇㄣˊ漢語拼音︰bù èr mén釋義︰猶「不二法門」。見「不二法門」條。 01.宋.陳師道〈次韻蘇公謁告〉詩三首之三:「更無人問維摩詰,始是東不二門。」 02.元.方回〈贈刊工程禮〉詩:「鏤金鐫石切瑤琨,深入詩家不二門。」 參考詞語︰法無二門注音︰ㄈㄚˇ ㄨˊ ㄦˋ ㄇㄣˊ漢語拼音︰fǎ wú èr mén釋義︰指沒有其他的方法或途徑。見「不二法門」條。 01.元.王惲〈上世祖皇帝論政事書〉:「迄今條格通行,議擬參而用之,與百姓更始,如是則法無二門,輕重適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文體名。相當於「序」,而較序短。唐.王勃〈滕王閣序〉:「敢竭鄙懷,恭疏短引。」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六:「蘇東祖名字,故為人作序皆用敘序,又以未安,遂改作引。」
目瞪口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到得菊花棚下,只見滿地鋪金,枝上全無一朵。諕得東目瞪口呆,半晌無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