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畫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字跡草。如:「像這樣如同鬼畫符的字,沒有人能看得懂。」
一寒如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極窮困倒。《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魏使須賈於秦。范雎聞之,為微行,敝衣閒步之邸。……〔賈〕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綈袍以賜之。」
龍蟠鳳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宛轉而起蟠龍」,後來「龍飛鳳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書法筆勢飄逸,或形容多姿形容字跡草零亂。(二)天目山位於浙江省臨安縣西北與潛縣交接處,有東西兩峰,峰頂各有一池,左右相對,池水清澈冷冽,故名為「天目」。宋代岳珂《桯史》中引錄了一段其他典籍對天目山的描述:「天目山垂兩乳長,龍騫鳳舞到錢塘。」「錢塘」指的是錢塘江,位於浙江省杭州縣城以南;「兩乳」則應指天目山的東西兩峰。這兩句話描述了天目山氣勢之奔放,峰巒起伏,蜿蜒至錢塘江。後來「龍飛鳳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山勢蜿蜒起伏,氣勢磅礴。
泂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遠處汲取。《詩經.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挹彼注茲,可以餴饎。」
3.《詩經.大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泂酌,召康公戒成王也。」或以為頌美女子之詩。首章二句為:「泂酌彼行,挹彼注茲。」
迎刃而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迎刃而解」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書.卷三四.杜預列傳》王濬先列上得孫歆頭,預後生送歆,洛中以為大笑。時眾軍會議1>,或曰:「百年之寇2>,未可盡克3>。今向暑4>,水5>方降,疾疫將起,宜俟6>來冬,更為大舉。」預7>曰:「昔樂毅8>藉濟西一戰9>以并10>強齊11>,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12>,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無復著手處也。」遂指授13>群帥,徑造14>秣陵15>。所過城邑,莫不束手16>。議者乃以書謝之。 〔注解〕 (1) 會議:聚在一起商議。 (2) 百年之寇:東吳自孫權(西元182∼252)建國至孫皓(西元264∼280)時,立國約一百年,故稱「百年之寇」。 ...
投其所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有若曰:『豈惟民哉!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類也。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注解〕 (1) 宰我:宰予,西元前522∼前458,字子我,春秋魯人。孔子弟子,利口辯辭,列於孔門四科之言語科。仕齊,與田常作亂,被處以夷族之刑。 (2) 子貢:姓端木,名賜,西元前520∼?,字子貢,春秋衛國人。善於經商,有口才,列於孔門四科中的言語科,料事多中。曾為魯國遊說齊、吳、晉、越等國,促使吳伐齊救魯。 (3) 有若:字子有,春秋時魯國人,生卒年不詳。為孔子弟子,好古道,面貌極似孔子,孔子卒後,...
情投氣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情投意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情投意合」典源作「意同情合」。馮衍,字敬通,東漢辭賦家,京兆杜陵人,生卒年不詳。少時有奇才,博通群書。王莽時馮衍辭不肯仕。新朝末年入更始政權,後與鮑永歸降光武帝,但光武帝埋怨馮衍遲不歸降,所以未加重用。後來外戚陰興、陰就因敬重馮衍的長才,馮衍即與之交往,並被聘請為司隸從事。馮衍寫了一篇〈與陰就書〉,說自己與陰就「意同情合」,並感謝陰就提拔之恩。因光武帝剷除外戚勢力,馮衍也因此獲罪,免官歸里,閉門自保,倒而死。後來「情投意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彼此的感情和心意相契合。
拔類超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出類拔萃」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公孫丑上》宰我曰:「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子貢曰:「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有若1>曰:「豈惟民哉?麒麟2>之於走獸,鳳凰3>之於飛鳥,泰山4>之於丘垤5>,河海之於行6>,類也。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7>,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注解〕 (1) 有若:人名。字子有,春秋時魯國人,生卒年不詳。為孔子弟子,好古道,面貌極似孔子,孔子卒後,弟子思慕孔子,乃共立有若為師,侍之如夫子生時。或稱為「有子」。 (2) 麒麟:一種傳說中罕見的神獸。形...
季子裘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人蘇秦曾十次上書秦王,卻始終不受重用,後來百斤黃金用盡,黑色貂裘也都穿破了,最後只好離秦而歸。見《戰國策.秦策一》。後用以比喻功名未遂且窮途倒。
故態復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故態復萌」。見「故態復萌」條。01.清.黃景仁〈別亦園諸君即用屠笏巖贈別原韻〉詩:「脫帽露頂長叫呼,狂奴故態今復作。」02.《聊齋志異.卷六.八大王》:「今老將就木,倒不能橫飛,故態復作,我自不解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