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6.76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積複製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複製穿孔卡片的裝置。它亦能進行加、減及加等簡單操作。
積紀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九二八年美國教育委員會發表〔人事方法〕(Personal Methods),提出積紀錄卡的形式,作為人事輔導的工具,是積紀錄用於輔導之始。目前我國各級學校亦有類似的表格,稱為「綜合資料卡」,分為A、B兩卡,內容大致相同。一分由導師保管,方便導師隨時紀錄與輔導學生,一分存放於生活輔導組或學生輔導中心,於學生轉學或升學時影印移轉,使輔導人員得以了解學生自小學起的學業、家庭、心理測驗等背景資料,做為輔導時的參考。
積接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利用信號週期重複的一些特點,訂定信號經過多次積後方予以接收者。本法用於提高接收機檢測性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09~1852)法國人,盲生點字法的發明者。幼年時,因意外而失明,後進入巴黎國立盲童學校學習,並自西元一八二六年在該校任職。其發明的點數記字是當今國際通用的盲文符號。他將C.巴比埃的凸點書寫符號,從十二個凸點減為六個,使面積縮小到觸覺最靈敏的手指尖可觸及的範圍內,以便於摸讀。
裴高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10~1736)義大利作曲家。曾以寫出二重合唱與二重管弦樂(即可能是F調彌撒曲)而受到歡迎。西元一七三三年歌劇作品《驕傲的囚人》上演,以幕間加演的滑稽喜劇管家女僕最受矚目,其中不僅充分發揮塑造喜劇人物的天賦,管劇並成為十八世紀最傑出的戲劇作品之一。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答話,不上他圈繢。若恁麼會,爭得遠錄公云:「此是傍瞥語,收在九帶中。」若恁麼會,夢也未夢見在,更帶趙州去。有者道:「鎮州從來出大蘿蔔頭,天下人皆知;趙州從來參見南泉,天下人皆知。這僧卻更問道:『承聞和尚親見南泉,是否?』所以州向他道:『鎮州出大蘿蔔頭。』」且得沒交涉。都不恁麼會,畢竟作麼生會?他家自有通霄路。不見僧問九峰5>:「承聞和尚親見延壽6>來,是否?」峰云:「山前麥熟也未?」正對得趙州答此僧話,渾似兩個無孔鐵鎚。趙州老漢是個無事底人,你輕輕問著,便換卻你眼睛。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嚥;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崙7>吞個棗。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朱子語類.卷一二四.陸氏》。 ...
揠苗助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大思想家孟子曾經舉宋人揠苗助長的故事來說明,養浩然正氣是必須藉由經常積正義所產生,而不是偶然行義就可以得到的。要將行正義之事牢記於心,卻不可用不當的手段助長它。他說:宋國有一位農夫,一直擔心他的秧苗長不大,就到田裡把所有的苗都拔高一點。疲憊地回到家後,告訴家人說:「今天真是死了,我幫助秧苗長大了。」他的兒子聽了,連忙跑到田裡一看,那些秧苗都已經枯死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揠苗助長」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使用不當的手段以求速成,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披星戴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早出晚歸,旅途勞。《幼學瓊林.卷二.天文類》:「披星戴月,謂早夜之奔馳。」也作「披星帶月」、「帶月披星」、「戴月披星」。
沆瀣一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杜審權,大中十二年知舉,放盧處權。有戲之曰:「座主審權門生處權,可謂權不失權。」又乾符二年1>,崔沆2>放崔瀣3>,譚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注解〕 (1) 乾符二年:即唐僖宗乾符二年,西元875年。 (2) 崔沆:?∼西元881,唐博州人,字內融。崔鉉子。遷中書舍人。僖宗時以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俄改中書侍郎,兼工部尚書。黃巢軍陷京師,匿張直方弟,被殺。沆,音ㄏㄤˋ。 (3) 崔瀣:唐朝人,生卒年不詳。瀣,音ㄒ|ㄝˋ。
膾炙人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省永嘉縣。閩,地約當今福建省福州市。 (6)李建州頻:即李頻,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睦州壽昌人,遷至都官員外郎,僖宗時為建州刺史。 (7)方處士干:即處士方干,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字雄飛,睦州清溪人。其詩作清潤小巧,為人有清才,隱居鏡湖,日以詩酒自娛。處士,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