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9.19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雜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多而紛亂的樣子。《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及至周文,開基西郊,雜遝眾賢,不肅和,崇推讓之風,以銷分爭之訟。」唐.杜甫〈麗人行〉:「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秋風過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耳邊風,馬耳東風,無動於衷,置若聞反義:拳拳服膺,銘記在心
倒持泰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泰阿,寶劍。倒持泰阿指手持泰阿劍刃,以柄向人。比喻授人以權,自己反受傷害。《漢書.卷六七.梅福傳》:「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至秦則不然,張誹謗之,以為漢驅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也作「泰阿倒持」。
膽大妄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顧一切胡作非為。[例]這種顧法紀的事他竟然也敢做,真是膽大妄為。
蘊奇待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懷奇才,等待施展的機會。《梁書.卷二.武帝本紀中》:「若懷寶迷邦,蘊奇待價,蓄響藏真,不求聞達,並依名騰奏,或遺隱。」
目睜口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到意外驚嚇,致神態驚呆。《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嚇得吳教授目睜口呆,知所措。」《喻世明言.卷二四.楊思溫燕山逢故人》:「思厚一見,神魂散亂,目睜口呆。」也作「目瞪口呆」、「目定口呆」。
紛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雜亂。《漢書.卷一○○.敘傳下》:「六學既登,遭世弘,群言紛亂,諸子相騰。」
穆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平和恭敬的樣子。《書經.呂刑》:「穆穆在上,明明在下,灼于四方,不惟德之勤。」
昭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彰顯、明示。《文選.揚雄.劇秦美新》:「臣誠樂昭著新德,光之極。」
沈光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安然懶出門。一自椎秦後,同人在海山;冠裳不可毀,節義敢輕刪!受凍頻堅骨,攖霜茂長顏。南陽高臥穩,識世途艱。非僅謀衣食,人間心卻忙;聲聯隨地義,力任一身綱。無憾敢言敝,加餐尚乏糧。將何消旅夜,薄酒勝茶湯。勳名虛幻耳,身世一輕舟;遠寄西山恥,重將南渡尤。漁樵聯幾歲,禾黍泣同秋。曝背勞心處,於時更覺悠。門外蒼茫勢,神龍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豈藉泉廉;善受知珍鼎,需調用作鹽。呈身原不慣,應合與時潛。不當矜著述,已閉白雲函;是衲全留髮,云庵半在巖。寡親時屬旅,感物義為咸。半世栖栖意,逢人說大凡。 參考書目註1. 吳密察監修,...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