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7.99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重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負、輕蔑窮人而重視、敬重富人。
艾瑞克森(E._Erikson)人格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層含義,一個人即使沒生孩子,只要能關心孩子、教育指導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沒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乏和停滯,是一個自我關注的人,他們只考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關心他人(包括兒童)的需要和利益。在這一時期,人們不僅要生育孩子,同時要承擔社會工作,這是一個人對下一代的關心和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人們將獲得關心和創造力 的品質。成熟期(65歲以上):自我調整與絕望期的衝突由於衰老過程,老人的體力、心車和健康每況愈下,對此他們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和適應,所以被 稱為自我調整對絕望感的心理衝突。當老人們回顧過去時,可能懷著充實的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為了,表示行動的目的。如:「為正義而戰」。唐.秦韜玉〈女〉詩:「最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捉襟見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襟見肘」。見「捉襟見肘」條。 01.宋.陸游〈衰疾〉詩:「衰疾支離負聖時,猶能采菊傍東籬。捉衿見肘無敵,聳膊成山瘦可知。」 參考詞語︰肘捉衿見注音︰ㄓㄡˇ ㄓㄨㄛ ㄐ|ㄣ ㄒ|ㄢˋ漢語拼音︰zhǒu zhuō jīn xiàn釋義︰猶「捉襟見肘」。見「捉襟見肘」條。 01.明.宋應星《野議.催科議》:「為令長者,清人則橐內必肘捉而衿見,墨人則身責必侈用而廣償。」 參考詞語︰掣衿露肘注音︰ㄔㄜˋ ㄐ|ㄣ ㄌㄨˋ ㄓㄡˇ漢語拼音︰chè jīn lù zhǒu釋義︰掣,牽動。「掣衿露肘」猶「捉襟見肘」。見「捉襟見肘」條。 01.明.徐光啟《徐光啟集.卷一.論說策議.處置宗祿查核邊餉議》:「...
克紹箕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於對人事物一般褒揚的題辭。形容子女能繼承父業。語本《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題辭投筆從戎用於對人事物一般褒揚的題辭,特別指人從軍方面。典出《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列傳》。漢代班超因家而常為官傭書以供養,後輟業而嘆:「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
東施效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樣的動作很美,於是也學西施捧心皺眉,自以為也很美。然而鄉里中的富人看見後,卻因此緊閉門戶而不出門;窮人看了,則趕緊帶著妻子和孩子躲開。那醜女只知道捧心皺眉很美,卻不知道這個動作所以美的原因。」後人就把這個醜女稱為東施,以和西施作區別對照。太師舉這個故事的意思在於:人也要懂得變通,不要一意孤行,堅持自己的理想,而忽略了整個社會的需要,因此他預料孔子的理想將無法實現。而太師引來作譬喻的這則故事,後來被濃縮成「東施效顰」,用來比喻盲目胡亂地模仿他人,結果卻適得其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瘠、不肥沃。如:「薄田」。
濫竽充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器竽吹奏出來的聲音,而且他喜歡聽合奏。他打算組織三百人的樂團,南郭先生是位讀書人,學問淵博但是家境清。聽說宣王要用豐富的口糧供養一大批吹竽的人,南郭處士就去加入,從此南郭先生成為三百名吹竽手之一。每當宣王要聽竽合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在樂團裏頭裝模作樣一番,反正人多他不吹出聲音,也沒有人知道,因為他裝的還挺有模有樣的,就這樣相安無事的過了好幾年。後來宣王去世兒子泯王繼位,但他不喜歡聽合奏,他喜歡聽獨奏。於是,他就命令吹竽手一個個輪流吹給他聽,如果要南郭先生在君王面前獨奏,肯定會露出馬腳,所以在他就逃之夭夭了。 相似詞備位...
篳路藍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篳路,以荊竹編製的柴車。篳路藍縷指駕柴車,穿破衣,以開闢山林。語出《左傳.宣公十二年》:「訓之以若敖、蚡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唐.孔穎達.正義:「以荊竹織門謂之篳門,則篳路亦以荊竹編車,故謂篳路為柴車。方言云:『楚謂凡人,衣破醜敝為藍縷。』藍縷謂敝衣也。」後比喻創造事業的艱苦。連橫〈臺灣通史序〉:「夫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於今是賴。」也作「蓽路藍縷」、「蓽露藍蔞」、「篳路襤褸」。
臥薪嘗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吳1>既赦越2>,越王句踐3>反4>國,乃苦身焦思,置膽5>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6>膽也。曰:「女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弔死,與百姓同其勞。 〔注解〕 (1) 吳:周代諸侯國。周太王之子泰伯居吳,武王克殷,封其後為諸侯。從秦伯十九世而至壽夢,吳始益大,僭號稱王。故地在今江蘇省無錫縣。及春秋末傳到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 (2) 越:周代諸侯國,姒姓。建都於會稽。曾占有今江蘇、浙江及山東的一部分,後為楚所滅。 (3) 句踐:春秋時越王,生卒年不詳。為吳王夫差所敗,困於會稽,屈膝求和。歸國後,任用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