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36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泥古非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堅持古老模式,否定現在作法,不知變通。如:「泥古非今,不達時變,終非治學之道。」
統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一戰線,是中共三大法寶之一。其方法是根據矛盾律,把敵人內部劃分為左、中、右三派,採聯左拉中打右的作法,確立主要敵人和次要敵人,然後爭取多數,以打擊主要的敵人。
宣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開對大眾宣傳講演。[例]他到各地演說,宣講教育改革的理念與作法
欺人自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自欺欺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宋代時,禪宗出現了一派禪者,他們打著禪宗「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名號,卻不講經教、不從師訓,以為是脫去文字的束縛來說禪,其實所談論的都只是些淺薄無根的空話,卻自認為繼承了禪宗的正統。宋代僧人惠洪十分不滿這一派禪者的作法,他在所著《石門文字禪》中認為他們讓「佛祖之微言,宗師之規範,掃地而盡也」。禪宗本不立文字,惠洪卻用文字說禪,正是對此種現象的一種反省。在書中列有「題古塔主兩種自己」一節,惠洪藉六祖和永嘉玄覺禪師之口,說明佛法本來不能用任何事物來加以比喻,因為所有存在的事物均無實體,只是空,根本無法描述。所謂的「兩種自己」,就是落入了形體的對立之中,不...
道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道士。[例]喪家請了道姑作法事,為死者超渡。
游光掠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5) 興在象外:感興存在於表象之外。興,音ㄒ|ㄥˋ。詩六義之一,先言他物以引領所詠之事的詩歌作法
詩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詩的作法、風格流入邪途,不合正道。唐.白居易〈與元九書〉:「知我者以為詩仙,不知我者以為詩魔。」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詩魔入其肺腑之間,由立志之不高也。」
從其所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投其所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投其所好」原作「阿其所好」。「阿」或「投」,都有「迎合」他人的意思。人在做事或評斷人物時,經常受自我私心的影響,而有偏頗的想法或作法,甚至會因外在環境的因素而投他人之喜好,看人眼色來辦事。《孟子》書中記載一段有關於孔子弟子宰我、子貢、有若三人對於夫子成就的評價。孟子說:「像宰我、子貢、有若這三個人,他們的智慧和識見都足以瞭解聖人,所以當他們三人在稱揚孔子的時候,雖有誇大之處,卻不至於用私心,去迎合、阿附他們所尊敬的人。」孟子的用意,在於讓公孫丑了解,從這三個人所說的話,可以知道人們對於孔子的推崇。後來「投其所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迎合他人...
隨時制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釋甲兵而制彊暴。由此觀之,法度1>者,所以論民俗而節2>緩急也;器械者,因時變3>而制宜適也。夫聖人作法而萬物制焉,賢者立禮而不肖者拘焉。制法之民,不可與遠舉;拘禮之人,不可使應變。耳不知清濁之分者,不可令調音;心不知治亂之源者,不可令制法。必有獨聞之耳,獨見之明,然後能擅道而行矣。 〔注解〕 (1) 法度:法律和制度。 (2) 節:限制、控制。 (3) 時變:時局的變遷。
鞭不及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硬闖,宋國人可能會殺了我。」楚莊王說:「宋國要是敢殺了你,我就派兵攻打他們。」這種沒把宋國放在眼裡的作法果然激怒了宋國,於是把申舟殺了。楚莊王聽到申舟被殺的消息,氣得立即發兵攻打宋國,將宋國的都城團團圍住。雙方相持了幾個月,楚軍還是沒有取勝。第二年春天,宋國派大夫樂嬰齊到晉國求援。晉景公召集大臣商議,準備出兵援救,大夫伯宗勸阻說:「宋國發生危難,基於道義,我們是應該答應出兵相救。但古人曾說:『馬鞭雖長,但也無法打到馬腹。』目前楚國正受到上天保佑,是國勢最盛的時候,晉國雖然強大,能違反天意嗎?俗話說:『高高低低,都在心裡。』江河湖泊中有汙泥濁水,山林草叢中藏有毒蟲猛獸,潔白的美玉中隱藏斑痕,忍受...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