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5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出類拔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鳥。 (4) 泰山:山名。起於山東省膠州灣西南,橫亙省境中部,盡於運河東岸。主峰在泰安縣北,為五中的東。 (5) 丘垤:小土堆。垤,音ㄉ|ㄝˊ。 (6) 潦:音ㄌㄠˇ,路上之流水也。 (7) 萃:聚集,此指聚集的人或事物。
張養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家財以與鎮里貧乏者,即日就道。至陜,救荒除弊,勤政撫民,凡遇餓者則拯之,死者葬之。道經華山,禱雨於廟,泣拜不能起,天忽陰翳,大雨二日。及到官,復禱於社壇,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他到官四月,未嘗家居,止宿公署,夜則禱於天,晝則出拯饑民,終日無少怠,每一念至,即撫膺痛哭,未幾,遂以勞瘁卒,關中之民哀之如失父母。文宗至順二年,追封濱國公,諡文忠。 著作張養浩有集名《歸田類稿》行世。所作散曲名《雲莊休居自適小樂府》,簡稱《雲莊樂府》,有明成化年間刻本及盧前飲虹簃本,又有商務印書館出版散曲集叢本。張養浩以名...
劉獻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際,溯江西行。冬天時,抵湖南衡州,在衡州司馬茹儀鳳(字紫廷)延之署中過年。翌年正月十八日,開始遊南,此遊得識王夫之,並且十分推崇他。康熙三十二年(一六九三年)四月,獻廷由昭陵(即湖南昭陵,在株洲南三十公里湘江東濱)。冬至日到湖南,於此寫下許多有關當地風土人情的文字,直至翌日四月始離此東歸。經過漢陽時受到漢陽令張壽民的款待,但張氏絕口不提復興事,獻廷暗自慨嘆。之後他又自漢陽東行,在江西停留甚久,始返家鄉。康熙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年)春,獻廷重遊西湖。是年七月六日,病歿,與妻張氏合葬於吳江墓山。綜觀獻廷一生,以其思想蛻變的...
泰山之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3) 太山:即泰山。起於山東省膠州灣西南,橫亙省境中部,盡於運河東岸。主峰在泰安縣北,為五中的東。 (4) 臻:音ㄓㄣ,至、到達。〔參考資料〕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據《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枚乘》引)枚乘字叔,淮陰人也,為吳王濞郎中。吳王之初怨望謀為逆也,乘奏書諫曰:……夫以一縷之任,係千鈞之重,上縣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馬方駭鼓而驚之,係方絕又重鎮之;係絕於天不可復結,隊入深淵難以復出。其出不出,間不容髮。能聽忠臣之言,百舉必脫。必若所欲為,危於絫卵,難於上天;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太山。今欲極天命之壽,敝無窮之樂,究萬乘之勢,不出反掌...
一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望而知。唐.杜甫〈望〉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宋.蘇軾〈自清平鎮遊樓觀五郡大秦延生仙遊往返四日得十一詩寄子由同作〉詩:「此臺一覽秦川小,不待傳經意已空。」
三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名。古代指太行、轘轅、崤澠,皆在今河南省境內,為險要之地。《左傳.昭公四年》:「四、三塗、陽城、大室、荊山、中南,九州之險也。」
排山壓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削。 (3) 太山:即泰山。起於山東省膠州灣西南,橫亙省境中部,盡於運河東岸。主峰在泰安縣北,為五中的東。 (4) 雞子:雞蛋。 (5) 湯:即商湯。商的開國君主,契之後,名履,生卒年不詳。初居亳,為夏方伯,專主征伐;夏桀無道,湯興兵伐之,放桀於南巢,遂有天下,國號商,在位三十年崩。 (6) 武:即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參考資料〕 ■《晉書.卷七一.孫惠列傳》明公今旋軫臣子之邦,宛轉名義之國,指麾則五可傾,呼噏則江湖可竭。況履順討逆,執正伐邪,是烏獲摧冰,賁育拉朽,猛獸吞...
心怡神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曠神怡」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據《范文正公文集.卷三》引)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慨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1>,波瀾不驚,上下天光2>,一碧萬頃3>,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4>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5>,靜影沈璧6>,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7>神怡8>,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注解〕 (1) 春和景明:春風和暖,陽光明亮。 (2) 上下天光:天光和湖光相映照。 (3) 一...
真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主宰者。《莊子.齊物論》:「其遞相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宋.蘇軾〈告五文〉:「天為真君,地為真宰,五者,三公之象也。」
一齊眾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傅眾咻」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曰:「使齊人傅之。」曰:「一齊1>人傅2>之,眾楚3>人咻4>之,雖日撻5>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於王所。在於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 〔注解〕 (1) 齊:位於今山東省北部。周武王封姜太公於此,傳至戰國時,君位被權臣田氏篡奪。後為秦國所滅。 (2) 傅:教導。 (3...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