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血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宰殺牲畜取其血液來祭神。《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也作「血祀」。
支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四肢骨節。《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軍人分裂莽身,支節肌骨臠分,爭相殺者數十人。」唐.羅隱《蒙叟遺意》:「混沌氏以支節為山,以腸胃為江河。」
通天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天子戴的一種帽子,創始於秦,至清廢除。通常天子在郊祀和宗廟中所佩戴。其冠高九寸,正豎,頂向後稍斜,然後直下,鐵製的卷梁上有展筩──筒狀而作伸展狀,且通天冠的額部有金博山──是用黃金製成山形的片狀飾物,乃是仿照博山爐所做,其作用是企求與神仙相通的一種心理。通天冠與帝王的另一種禮冠「冕」,本來各為一物,互不相關,但是從南北朝以後的冕,往往由通天冠加延而成,稱為「通冠平冕」,頂上的那塊延,正好與天平,因此也稱為「平天冠」、「平天冕」、「平頂冠」。
閉戶斲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師作圓相示之。問:「如何是鹿苑一路?」師曰:「吉嘹舌頭問將來。」問:「如何是閉門造車?」師曰:「南石橋。」僧曰:「如何是出門合轍?」師曰:「拄杖頭上掛草鞋。」
玉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神仙居住的地方。晉.庾闡〈遊仙〉詩:「神竦丹霄,玉堂臨雪嶺。」
風雨時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若,順從。風雨時若指風雨適時調順。唐.張嘉貞〈北廟碑〉:「風雨時若,是耕是穫,家勤於作兮。」
岳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為四岳十二牧的合稱,分掌政務與四方諸侯。《史記.卷六一.伯夷傳》:「堯將遜位,讓於虞舜,舜禹之閒,岳牧咸薦,乃試之於位,典職數十年。」後用以稱疆吏、封疆大臣。《文選.潘岳.閞中詩》:「岳牧慮殊,威懷理二。」南朝宋.傅亮〈為劉毅軍敗自解表〉:「況可重荷岳牧之任,復當推轂之事。」也稱為「岳伯」、「牧」。
范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范寬,名正中,字中立,北宋知名畫家,因其性格寬厚,不拘禮俗,時人以「寬」稱之。范寬以山水畫見長,畫作能細心觀察萬物,而融入一己風格,早年師學於荊浩與李成,並與以上兩位師長並列為北宋初年三大家,同為北方山水畫派主流。范寬作品多取材自陝西關中的山風光,豪放雄壯而熱情優美,畫作多採取全景式的高遠構圖,米芾曾對他有如下評價「范寬山水,顯顯如恆岱」。由於年代久遠,范寬畫作保存至今者相當稀少,其代表作有《谿山行旅圖》、《雪景寒林圖》、《雪山蕭寺圖》等,其中《谿山行旅圖》現藏於台北故宮,為鎮宮之寶之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烏黑、黝黑。《文選.潘岳.藉田賦》:「青壇蔚其立兮,翠幕黕以雲布。」
不周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話傳說中的山名。據聞在上古時代,共工與顓頊為爭奪帝位,一怒之下,擊壞天柱,致此山缺壞不周,故稱為「不周山」。《淮南子.天文》:「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山海經.西山經》:「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諸毗之山,臨彼崇之山。」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