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鷸蚌相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二折》:「權待他鷸蚌相持俱斃日,也等喒漁人含笑再中興。」 02.《醒世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李都管本欲唆孫寡婦、裴九老兩家與劉秉義講嘴,鷸蚌相持,自己漁人得利。」 參考詞語︰鷸蚌相鬥注音︰ㄩˋ ㄅㄤˋ ㄒ|ㄤ ㄉㄡˋ漢語拼音︰yù bàng xiāng dòu釋義︰相鬥,相爭鬥。「鷸蚌相鬥」即「鷸蚌相爭」。見「鷸蚌相爭」條。 01.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下》:「要之蠻觸相爭,原無關于輕重,鷸蚌相鬥,要自互有損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典當、抵押。《醒世言.卷三一.鄭節使立功神臂弓》:「你贖典,還是解錢?」《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往典鋪中解了幾十兩銀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男子已成年。唐.劉禹錫〈子劉子自傳〉:「初,禹錫既冠,舉進士,一幸而中試。」《醒世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朱重長成一十七歲,生得一表人才,須然已冠,尚未娶妻。」
為虎作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唐.戴孚《廣異記》(據《太平廣記.卷四二八.宣州兒》引)天寶末,宣州有小兒,其居近山。每至夜,見一鬼引虎逐己,如是已十數度。小兒謂父母云:「鬼引虎來則必死。世人云:『為虎所食,其鬼為倀。』我死,為倀必矣,若虎使我,則引來村中。村中宜設阱於要路以待,虎可得也。」後數日,果死於虎。久之,見夢於父云:「身已為倀,明日引虎來,宜於西偏速修一阱。」父乃與村人作阱。阱成之日,果得虎。
心猿意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醒世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這一夜翻來覆去,牽掛著美人,那裡睡得著。只因月貌花容,引起心猿意馬。」
自怨自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悔恨自己過去的錯誤而加以改正缺失。《孟子.萬章上》:「太甲顛覆湯之典刑,伊尹放之於桐。三年,太甲悔過,自怨自艾,於桐處仁遷義。」今則指自我悔恨、責備。《醒世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過遷漸漸自怨自艾,懊悔不迭。」
焚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膏,油脂,指燈燭。晷,日影、日光。焚膏繼晷指燃燒燈燭一直到白天日光出現。語本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兀兀以窮年。」形容夜以繼日地勤讀不怠。元.吳萊〈陳彥理昨以漢石經見遺今承寄詩索石鼓文答以此作〉詩:「先生博學抱聖經,焚膏繼晷目耽翫。」也作「繼晷焚膏」、「燃膏繼晷」。
滄海一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卷三.宋秀才》:「宋陰念一身蜩寄世間,真如河一沙,滄海一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大、壯。《楚辭.屈原.天問》:「秉季德,焉得夫朴牛。」漢.王逸.注:「朴,大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適合。如:「得心應手」。《易經.卦.彖曰》:「巽而動,剛柔皆應。」《老殘遊記》第七回:「其實,只要四五個應手的人,已經足用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