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閼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壅塞。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帝堯之時,遭洪水天下沉漬,九州閼塞,四瀆壅閉。」
失交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夫子馳,亦馳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仲尼曰:「惡!可不察與!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日出東方而入於西極,萬物莫不比方,有目有趾者,待是而後成功,是出則存,是入則亡。萬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盡,效物而動,日夜无隙,而不知其所終;薰然其成形,知命不能規乎其前。丘以是日徂。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女殆著乎吾所以著也。彼已盡矣,而女求之以為有,是求馬於唐肆1>也。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亦甚忘。雖然,女奚患焉!雖忘乎故吾,吾有不忘者存。」 〔注解〕 (1) 求...
懸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善用辭令,說話不絕。唐.劉長卿〈西陵寄一上人〉詩:「多謝清言異玄度,懸河高論有誰持?」唐.羅隱〈言〉詩:「須信禍胎生利口,莫將譏思逞懸河。」也作「懸河瀉水」。
長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有特殊才能的人。《晉書.卷六二.劉琨傳》:「時稱越府有三才:潘大才,劉輿長才,裴邈清才。」
靜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巧言。《書經.堯典》:「靜言庸違,象恭天。」
壽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墳墓。唐.黃〈祭司勛孫郎中〉:「今則江湖梗澀,京洛迢遙,權卜靈岡,寓安壽域。」《聊齋志異.卷五.堪輿》:「宋公卒,……,兄弟兩不相下,因負氣不為謀,並營壽域。」
機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巧妙自然的風致。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七齣:「太極圖中生意好,鳶魚機趣,淵源夙仰泰山高。」
丁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擬聲詞。形容鈴聲、或小金屬的撞擊聲。唐.黃〈戴安道碎琴賦〉:「朱絃併斷,類冰泉裂石以丁零。」
眾望有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閻鼎等忠存社稷,志在經綸,乃契闊艱難,扶持幼孺,遂得纂堯承緒,祀夏配天,校績論功,有足稱矣。然而抗天之巨寇,接彫弊之餘基,威略未申,尋至傾覆。昔宗周遭犬戎而東徙,有晉違獷狄而西遷,彼既靈慶悠長,此則禍難遄及,豈愍皇地非奧主,將綝允材謝輔臣,何修短之殊途,而成敗之異數者也?」
口似懸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口若懸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口若懸河」原作「懸河寫水」。晉朝的郭象是玄學的集大成者,喜好《老》、《莊》,十分有才學,能言善辯,口齒伶俐,曾為《莊子》作注,流傳於後世。在《世說新語.賞譽》中,記載一段太尉王衍對郭象的評語,他說:「郭象說話議論時,就像山上直瀉而下的瀑布,源源不絕的灌注而下,好像永遠不會枯竭的樣子。」後來「口若懸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說話不絕,能言善辯。出現「口若懸河」的書證如宋.趙蕃〈贈耆英見過〉詩四首之一:「髯曾暇能過我,誦詩口若懸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