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92.5432 ms
共 6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言聽計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憐而活之,然得脫,輒倍約,復擊項王,其不可親信如此。今足下雖自以與漢王為厚交,為之盡力用兵,終為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須臾至今者,以項王尚存也。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和,參分天下王之?今釋此時,而自必於漢以擊楚,且為智者固若此乎!」韓信謝曰:「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漢王2>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3>,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幸為信謝項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魏書.卷三五.崔浩列傳》。
(2)...
|
赤手空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良文學之士和御史大夫桑弘羊,爭論鹽鐵酒專賣制度存廢問題的對話。〈論勇〉一文說:「使專諸空拳,不免於為禽。」是說春秋吳人專諸效命於公子光,他將匕首藏在魚肚裡,藉口送魚趁機刺殺了吳王僚,隨即被吳王僚的部下給殺死。說明即使是專諸這麼有能力的人,如果手上沒有任何東西,也免不了被捉的命運。事實上,「赤手」就是「空拳」,合義併用成「赤手空拳」一語,用來指手中空無一物。如《西遊記》第二回:「足下踏一對烏靴,不僧不俗,又不像道士神仙,赤手空拳,在門外叫哩。」亦用於形容沒有一點憑藉,如:「赤手空拳闖事業。」
|
網開一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網罟,今之人學紓,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漢南之國聞之曰:「湯之德及禽獸矣。」四十國歸之。 〔注解〕
(1) 湯:商的開國君主。契之後,名履。初居亳,為夏方伯,專主征伐;夏桀無道,湯興兵伐之,放桀於南巢,遂有天下,國號商,在位三十年(西元前1783∼前1754)崩。
(2) 祝:祭祀時主持祭禮的人。
(3) 桀:夏朝末位君主,名履癸,諡號桀,約於西元前1818年左右即位,荒淫無度,暴虐無道,於西元前1766年左右為成湯所敗,死於南巢,夏亡。〔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史記.卷三.殷本紀》
|
折衝尊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策.齊策五》蘇秦說齊閔王曰:「臣之所聞,攻戰之道非師者,雖有百萬之軍,比之堂上;雖有闔閭、吳起之將,禽之戶內;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間;百尺之衝,折之衽席之上,故鍾鼓竽瑟之音不絕,地可廣而欲可成;和樂倡優侏儒之笑不之,諸侯可同日而致也。……故曰衛鞅之始與秦王計也,謀約不下席,言於尊俎之間,謀成於堂上,而魏將以禽於齊矣;衝櫓未施,而西河之外入於秦矣。此臣之所謂比之堂上,禽將戶內,拔城於尊俎之間,折衝席上者也。」
|
銳不可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廣武君李左車1>說成安君2>曰:「聞漢將韓信3>涉西河4>,虜魏王5>,禽6>夏說7>,新喋血8>閼與,今乃輔以張耳9>,議欲下趙10>,此乘勝而去國遠鬥,其鋒不可當。臣聞千里餽糧,士有飢色11>,樵蘇後爨,師不宿飽12>。今井陘13>之道,車不得方軌14>,騎不得成列,行數百里,其勢糧食必在其後。願足下15>假臣奇兵三萬人,從閒道16>絕其輜重17>;足下深溝高壘18>,堅營勿與戰。彼前不得鬥,退不得還,吾奇兵絕其後,使野無所掠,不至十日,而兩將之頭可致於戲下。願君留意臣之計。否,必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稱義兵不用詐謀奇計,曰:「吾聞兵法十則圍之,倍...
|
數見不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不必宰殺禽畜招待常來的客人。語出《史記.卷九七.陸賈傳》:「一歲中往來過他客,率不過再三過,數見不鮮,無久慁公為也。」後用來指事物經常見到,並不新奇。清.洪昇《長生殿.序》:「從來傳奇家非言情之文,不能擅長;而近乃子虛烏有,動寫情詞贈答,數見不鮮,兼乖典則。」也作「屢見不鮮」。
|
風平浪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風休浪靜注音︰ㄈㄥ ㄒ|ㄡ ㄌㄤˋ ㄐ|ㄥˋ漢語拼音︰fēng xiū làng jìng釋義︰猶「風平浪靜」。見「風平浪靜」條。
01.宋.宋祁〈小池〉詩:「風休浪靜如圓鑑,時有文禽照影飛。」 參考詞語︰浪靜風平注音︰ㄌㄤˋ ㄐ|ㄥˋ ㄈㄥ ㄆ|ㄥˊ漢語拼音︰làng jìng fēng píng釋義︰即「風平浪靜」。見「風平浪靜」條。
01.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上》:「浪靜風平月正中,自搖柔艣駕孤篷。」 參考詞語︰波平風靜注音︰ㄅㄛ ㄆ|ㄥˊ ㄈㄥ ㄐ|ㄥˋ漢語拼音︰bō píng fēng jìng釋義︰猶「風平浪靜」。見「風平浪靜」條。
01.元.揭傒斯〈白楊河看月〉...
|
解衣推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憐而活之,然得脫,輒倍約,復擊項王,其不可親信如此。今足下雖自以與漢王為厚交,為之盡力用兵,終為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須臾至今者,以項王尚存也。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和,參分天下王之?今釋此時,而自必於漢以擊楚,且為智者固若此乎!」韓信謝曰:「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漢王1>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2>我,推食食3>我,言聽計用4>,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幸為信謝項王!」 〔注解〕
(1) 漢王:指漢高祖劉邦。
(2) 衣:音|...
|
反脣相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賈誼〈治安策〉(據《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引)商君遺禮義,棄仁恩,并心於進取,行之二歲,秦俗日敗。故秦人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借父耰1>鉏2>,慮有德色;母取箕帚3>,立而誶語4>。抱哺其子,與公併倨5>;婦姑不相說6>,則反脣而相稽7>。其慈子耆利,不同禽獸者亡幾耳。然并心而赴時,猶曰蹶六國,兼天下。功成求得矣,終不知反廉愧之節,仁義之厚。信并兼之法,遂進取之業,天下大敗;眾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壯陵衰,其亂至矣。是以大賢起之,威震海內,德從天下。曩之為秦者,今轉而為漢矣。然其遺風餘俗,猶尚未改。 〔注解〕
(1) 耰:音|ㄡ,用來平整田土或擊碎土塊的農具。通「櫌」。
(2...
|
夷夏觀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如認為夷夏種屬不同﹐先天就有優劣之分。在《國語‧周語中》不是將戎狄罵作“豺狼”﹐就是誣稱他們為“禽獸”﹐根本不把戎狄當作人﹐主張夷夏不通婚﹐不通禮﹔或則認為戎狄與華夏雖然本來是一家。但由於戎狄的祖先不遵守禮義﹐犯了罪﹐被流放到邊疆﹐形成戎狄之族﹐至今也沒有變好(《國語‧周語上》)。這兩種觀點都是對周邊民族的歧視﹐帶有明顯的大漢族主義色彩。孔丘作《春秋》﹐提出了“內諸夏﹐而外夷狄”的觀點﹐夷夏之防理論作為儒家的政治主張在中國歷史上流傳下來。這一理論在中國的不同歷史時期起著不同的作用。當華夏民族受到外族侵略時﹐夷夏之防的...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