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傾倒、橫陳。唐.柳宗元〈永州使君新堂記〉:「或立或仆。」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有碑仆道,其文漫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統馭、占有。《國語.晉語一》:「不跨其國,可謂挾乎?」三國吳.昭.注:「跨,猶據也。」《史記.卷八七.李斯傳》:「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目不識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向來強悍尚武,張弘靖想改善當地的民風,便毀壞安祿山的墳墓,此舉更引起當地人民的反感。他的兩個從官雍、張宗厚行為囂張跋扈,常吃喝玩樂直到深夜,喝醉酒還要大隊人馬護送他們回家,燭火照得整條街通亮。看到不滿意的事就亂罵大叫,還對士兵說:「現在天下太平,你們會拉弓射箭有什麼用?還不如去認識一個『丁』字來得有用!」因為「丁」字是很容易認識的字,如果連「丁」字都不認識,那就接近文盲了。所以這句話不但誇讚了自己,也取笑了長於武藝的兵士。使得士兵們相當地氣憤,對他們深惡痛絕。後來「目不識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
署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文書上簽名。《北史.卷五六.魏收傳》:「又詔平原王高隆之總監之,署名而已。」《新唐書.卷一二二.安石傳》:「陟唯署名,自謂所書『陟』字若五朵雲,時人慕之,號『郇公五雲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怨謗、諷諫。《左傳.襄公四年》:「臧紇救鄫侵邾,敗於狐駘……國人誦之。」《國語.楚語上》:「臨事有瞽史之導,宴居有師工之誦。」三國吳.昭.注:「誦,謂箴諫時世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管束、鎮壓。唐.呂溫〈故太子少保贈尚書左僕射京兆府君神道碑〉:「仁護鰥惸,智鈐豪右。」《紅樓夢》第七九回:「須要拿出些威風來,纔鈐壓得住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宮刑。《史記.卷八五.呂不傳》:「呂不乃進嫪毐,詐令人以腐罪告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不深。如:「淺海」、「龍困淺灘」。《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深則厲,淺則揭。」唐.應物〈授衣還田里〉詩:「山明始重疊,川淺更逶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連帶、涉及。如:「牽涉」、「牽連」。唐.元稹《鶯鶯傳》:「長安行樂之地,觸緒牽情。」唐.嗣立〈省刑罰疏〉:「楊豫之後,刑獄漸興,用法之伍,務於窮竟,連坐相牽,數年不絕。」
牛刀小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有大才能,在小事上施展。#語本宋.蘇軾〈送歐陽主簿赴官城〉詩四首之一。 △「割雞焉用牛刀」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