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建鼓     
瀏覽人次:444 收藏人次:0
樂器名。中國古代打擊樂器,殷商時代在鼓身中間貫穿一柱,使其豎立起來,稱為「楹鼓」,此種鼓極大,幾乎與房間同高,製作它像建房子一樣,故稱「建鼓」。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實物是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建鼓,鼓身長約一百厘米,鼓面直徑八十厘米,安置在一個由數十條青銅雕龍組成的鼓架上,這種大型鼓,常與編鐘、編磬一同演奏。《中國音樂詞典》、《中國鼓文化研究》。
建鼓     
瀏覽人次:120 收藏人次:0
舞名。古代舞蹈。出土文物中多有此舞蹈形象。如1978年2月出土於河南省唐河縣湖陽公社新店的漢郁平大尹馮君孺人墓,墓中有樂舞畫像石五塊,其中有兩塊擊建鼓畫像石。石上中置建鼓,鼓面側置,上飾羽葆,鼓下又各置一丁寧,鼓旁各有一人,雙手各持鼓桴,一手擊鼓一手擊丁寧,另一石上中置建鼓,鼓旁兩人,雙手各執鼓桴,跨步張臂擊鼓作舞姿,舞蹈動作剛勁有力。再如,1970年9月出土於鄭州市新通橋的鄭州新通橋樂舞空心磚,磚上有一擊鼓歌舞圖。鼓兩側有兩人跪坐,相對作樂。左一人吹排簫、播鼓,右一人擊掌作歌。中置建鼓,鼓旁兩人、邊鼓邊舞。舞姿激昂熱烈。據《禮記.明堂位》記載,類似鼓式在夏商時即已出現。《建鼓舞》常由男子表演...
    
瀏覽人次:21661 收藏人次:3317666
營造、興工製造。如:「建設」、「建築」、「建造」。
創立、設立。如:「創建」、「建立」、「建校」。
提出意見。如:「建言」、「建議」。
    
瀏覽人次:14526 收藏人次:6546539
一種打擊樂器。用獸皮蒙在中空的木桶上所製成。如:「定音鼓」、「京韻大鼓」、「擊鼓鳴冤」。
敲擊、拍擊。如:「鼓掌」、「鼓琴」。
激勵、使振作。如:「鼓勵」、「鼓舞士氣」。
振動。如:「鼓動」、「鼓翅」。
突出、漲起。如:「鼓著腮幫子」、「鼓著一肚子的氣」。
相濡以沫     
瀏覽人次:101889 收藏人次:11362321
昔不寐矣。夫仁義憯然乃憤吾心,亂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風而動,總德而立矣,又奚傑然若負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為辯;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如火如荼     
瀏覽人次:45405 收藏人次:3326606
《國語.吳語》吳王1>昏乃戒2>,令秣馬食士3>。夜中,乃令服兵擐甲4>,係馬舌5>,出火灶6>,陳士卒百人,以為徹行百行7>。行頭皆官師8>,擁鐸拱稽9>,建肥胡10>,奉文犀之渠11>。十行一嬖大夫12>,建旌提鼓13>,挾經秉枹14>。十旌15>一將軍,載常建鼓16>,挾經秉枹。萬人以為方陣17>,皆白裳18>、白旂19>、素甲、白羽之矰20>,望之如荼。王親秉鉞21>,載白旗以中陳而立22>。左軍23>亦如之,皆赤裳、赤旟24>、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右軍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烏羽之矰,望之如墨。為帶甲三萬,以勢攻,雞鳴乃定。既陳,去晉軍一里。昧明,王乃秉枹,親就鳴鐘鼓、丁寧...
    
瀏覽人次:18125 收藏人次:420068
2.繩子、繩網。《儀禮.大射儀》:「簜在建鼓之間,鞀倚于頌磬西紘。」《文選.班固.西都賦》:「罘網連紘,籠山絡野。」
離鄉背井     
瀏覽人次:16225 收藏人次:1594172
尚法堂玄要廣集》。神晏禪師,唐末五代僧,生卒年不詳,大梁人。於雪峰義存門下參悟,得其心印。閩帥王延彬建鼓山湧泉禪院,請神晏禪師入住,在此宏法三十餘年。諡號「興聖國師」。在所引典源中,神晏認為,世間男女接觸佛教,看到許多的經籍,便埋首研究。如此一來,非但不能得到正道,反而被文字的枷鎖所綑綁,無法解脫。因此他鼓勵求道者應該離開故鄉,到外地去求訪得道名師,親身追求正道,如此才不會被經典文字所迷惑。後來「離鄉背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離開故鄉,在外地生活。
以沫相濡     
瀏覽人次:2040 收藏人次:0
昔不寐矣。夫仁義憯然乃憤吾心,亂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風而動,總德而立矣,又奚傑然若負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為辯;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離鄉別井     
瀏覽人次:1476 收藏人次:0
尚法堂玄要廣集》。神晏禪師,唐末五代僧,生卒年不詳,大梁人。於雪峰義存門下參悟,得其心印。閩帥王延彬建鼓山湧泉禪院,請神晏禪師入住,在此宏法三十餘年。諡號「興聖國師」。在所引典源中,神晏認為,世間男女接觸佛教,看到許多的經籍,便埋首研究。如此一來,非但不能得到正道,反而被文字的枷鎖所綑綁,無法解脫。因此他鼓勵求道者應該離開故鄉,到外地去求訪得道名師,親身追求正道,如此才不會被經典文字所迷惑。後來「離鄉背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離開故鄉,在外地生活。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