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702 ms
共 10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害怕、畏懼。如:「驚恐」、「惶恐」、「爭先恐後」、「有恃無恐」。《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魏王恐,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
2.威脅、使害怕。如:「恐嚇」。《漢書.卷八○.宣元六王傳.淮陽憲王劉欽傳》:「王不許,博辭去,令弟光恐云王遇大人益解,博欲上書為大人乞骸骨去。」唐.賈島〈暮過山村〉詩:「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大概、或者。表疑慮不定的語氣。如:「恐怕」、「恐未必如此」。唐.崔顥〈長干曲〉四首之一:「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
戒慎恐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戒慎恐懼」本是〔中庸〕之語。〔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戒慎恐懼」是慎獨的工夫,就是時時刻刻小心謹慎,防止自己離開了「道」。
王陽明曾在〔答舒國用〕書中,對戒慎恐懼有所闡明。見〔王文成公全書卷五‧文錄二‧書〕。陽明指出:君子的戒慎恐懼,是唯恐本心的昭明靈覺有所昏昧放逸,而使自己流於非僻邪妄,失去本體的中正。戒慎恐懼的工夫沒有間斷,則天理常存,本體無所虧蔽,從心所欲而不踰矩,是所謂真灑落。戒慎恐懼正是導致身心灑落的工夫。 陽明並指出:〔大學〕的 「恐懼」、「憂患」... |
有恃無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依靠而無所顧忌。《官場現形記》第一七回:「現在縣裡有了憑據,所以他們有恃無恐。」《文明小史》第五五回:「因為南京莊上還有頭兩萬銀子,便有恃無恐,打個電報下去,催他們匯銀子。」
|
誠惶誠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為臣子對君上申述時的敬詞。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臣某誠惶誠恐,頓首頓首。」《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臣呂誨誠惶誠恐,百拜奏于皇帝陛下。」後用以形容內心非常惶恐不安。如:「他那天為啥誠惶誠恐的頻頻謝罪?平時趾高氣揚的神氣都消聲匿跡了。」也作「誠惶誠懼」、「誠恐誠惶」。
|
爭先恐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競相搶先而不肯落後。如:「搭乘公共汽車不爭先恐後,才能表現秩序之美。」也作「恐後爭先」。
|
唯恐不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怕來不及或趕不上。如:「避之唯恐不及。」唐.權德輿〈唐丞相金紫光祿大夫守太保致仕贈太傅岐國公杜公墓志銘序〉:「一言定交,死生以之,趨人之急,唯恐不及。」
|
惶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恐懼不安的樣子。《北史.卷二二.長孫嵩傳》:「容貌魁偉,音聲如鍾,大為鮮卑語,遣人傳譯以答問。客惶恐不敢仰視。」也作「皇恐」。
2.慚愧。亦用以表示謙遜。元.范康《竹葉舟.楔子》:「自謂功名唾手可拾,豈知累科下第,惶恐難歸。」
|
恐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畏懼擔心。《文明小史》第二回:「地保恐怕擔錯,立刻進城稟報。」
2.可能、大概。《西遊記》第三一回:「師父是個愛乾淨的,恐怕嫌我。」《文明小史》第二一回:「將來外國人要起罪魁來,恐怕一個也跑不掉。」
|
恐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害怕、畏懼。《後漢書.卷七二.董卓傳》:「帝見卓將兵卒至,恐怖涕泣。」《西遊記》第三二回:「心無罣礙;無罣礙,方無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
恐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畏懼。《易經.震卦.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脩省。」《薛仁貴征遼事略》:「仁貴連飛三箭,射三旗頭墜騎,使遼兵生恐懼之心。」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