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明白、覺醒。如:「覺」、「執迷不」、「恍然大」。《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三主惑而終身不,亡,不亦宜乎?」
2.啟發他人使其覺。漢.崔駰〈達旨〉:「唐且華顛以秦,甘羅童牙而報趙。」《宋史.卷四三三.儒林傳三.楊萬里傳》:「臣聞古者人君,人不能之,則天地能之。」
姓。如漢代有明極。
恍然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裡忽然明白。《三國演義》第七七回:「於是關公恍然大,稽首皈依而去。」《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蒲團上靜坐了三晝夜,坐到那心空性寂之處,恍然大,元來馬家女子是他前生的妾。」
執迷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堅持錯誤的觀念而不醒。《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若執迷不,距逆王師,大眾一臨,刑茲罔赦。」《紅樓夢》第一一三回:「老爺太太原為是要你成人接續祖宗遺緒。你只是執迷不,如何是好!」
幡然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澈底的悔改、醒。如:「大家對他幡然悔的作為,甚感驚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領會曉。明.李贄〈復焦弱矦〉:「蓋《近溪語錄》須領者乃能觀於言語之外,不然,未免反加繩束。」《文明小史》第一五回:「慢慢的講到學問,三位高徒頗能領,姚老夫子非常之喜。」《紅樓夢》第一一五回:「雖不敢說歷盡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的領了好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醒以往的困惑或過失。《荀子.成相》:「不覺,不知苦。」《漢書.卷四五.息夫躬傳》:「欲令覺反正,推誠行善。」
2.佛教用語。指經由修行,證真理,而滅除無明、煩惱的聖者境界。《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六:「於諸法中覺者,唯願當開甘露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覺醒明白。《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你道小子說到此際,隨你愚人也該醒。」《紅樓夢》第一六回:「彼時趙嬤嬤已聽獃了話,平兒忙笑推他,他纔醒過來。」
大徹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澈底醒。元.鄭光祖《伊尹耕莘.楔子》:「蓋凡昇天之時,先參貧道,授與仙訣,大徹大後,方得昇九天朝真而觀元始。」也作「大澈大」。
大澈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澈底醒。《老殘遊記二編》第四回:「到這時候,我彷彿大澈大了不是?」也作「大徹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謂在一時間證得真理。《五燈會元.卷四.薦福弘辯禪師》:「如來出世為天人師,善知識隨根器而說法,為上根器者開最上乘頓至理。」(2)證一切現象都無真實的生滅變化。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南朝梁.劉孝標.注:「法師研十地,則知頓於七住。」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