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洗心革面     
瀏覽人次:8014 收藏人次:491548
除去邪思雜念,改變舊日面目。比喻澈底悔悟,改過自新。《抱朴子.外篇.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滌輕塵,朝有德讓之群后,野無犯禮之軌躅。」也作「革面洗心」、「洗面革心」。
    
瀏覽人次:16139 收藏人次:20912207
心臟:內臟之一。主管體內血液循環的器官。
思想、意念。如:「愛心」、「良心」。
腦海。如:「心思」、「心想事成」。
感情、情緒。如:「心情」、「心平氣和」。
物體的中央、內部。如:「圓心」、「掌心」。
    
瀏覽人次:11239 收藏人次:4526593
2.相貌、外貌。[例]面惡心善、洗心革面
    
瀏覽人次:8041 收藏人次:5254330
改過向善的。如:「洗心革面」。
    
瀏覽人次:5086 收藏人次:253056
1.變更、改換。如:「改革」、「洗心革面」。晉.桓玄〈鸚鵡賦〉:「革好音以遷善,效言語以自騁。」
洗心     
瀏覽人次:394 收藏人次:0
洗滌心胸,摒除惡念或雜念。《易經.繫辭上》:「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唐.徐浩〈寶林寺作〉詩:「洗心聽經論,禮足蠲凶災。」
革面     
瀏覽人次:222 收藏人次:0
改變外貌。比喻改過遷善。《易經.革卦》:「君子豹變,小人革面。」
怙惡不悛     
瀏覽人次:34759 收藏人次:6194006
有過惡卻不肯悔改。《宋史.卷二六六.王化基傳》:「若授以遠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惡不悛,恃遠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訴。」《東歐女豪傑》第二回:「野蠻政府,怙惡不悛,偏要和我們為難。」也作「怙惡不改」。
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31226 收藏人次:2809417
粉飾過失、錯誤。宋.朱熹《晦庵集.卷三二.書.答張敬夫》:「為機變之巧,則文過飾非,何所不至,無所用恥也。」《清史稿.卷三七八.列傳.蘇廷魁》:「今該御史請收回成命,朕非文過飾非之君,豈肯回護?」也作「護過飾非」、「飾非文過」。
欣慰     
瀏覽人次:24279 收藏人次:870436
既高興又安慰。如:「看到他出獄後能洗心革面、奮發向上,雙親無比欣慰。」宋.蘇軾〈答曾子宣書〉:「伏審履茲秋涼,臺候萬福,欣慰之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