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4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咎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才能無用武之地;諸葛亮病重時囑咐在他死後撤軍,他卻不同意,認為不必因為一人死而荒廢了天下大事,仍然意出兵,就被劉禪派人追殺了。楊儀,自認為功勛至大,足以代替諸葛亮輔政,諸葛亮以楊儀的胸襟氣度狹隘,早將丞相的職位給了蔣琬;他對此感到不平,大發牢騷,當時大家都認為他的操守有過失,不敢與他往來;他說的話因此被人向朝廷揭發,最後自殺而死。《三國志》作者陳壽在篇末對這幾個人下了評語,認為他們都有著不同的長才,然而追蹤、探究他們的行為舉止及其法度、標準,卻可以從中看出最後的罪過、災禍,都是由他們自己招致的。後來「咎由自取」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表示所有的罪過、災禍都是自己造成的。
墨守成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禪。而諸葛亮也不負所託,鞠躬盡瘁,死於軍中。諸葛亮的去世原本可能會為蜀漢帶來危機,所幸大臣蔣琬和費褘政得宜,循著諸葛亮留下來的舊制做事,穩定了國家的情勢。所以《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兩人的傳記之後說他們兩人一個穩重有威,一個寬容博愛,「承諸葛之成規」,所以邊境和平,社會安樂。後來分取這兩個典源合用成「墨守成規」,用來指固守舊規不肯改變,形容行事保守。
齟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側、邊。通「旁」。《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賜酒大王之前,法在傍。」
故步自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故步不離注音︰ㄍㄨˋ ㄅㄨˋ ㄅㄨˋ ㄌ|ˊ漢語拼音︰gù bù bù lí釋義︰守在原地,停滯不前。「故步」之源見「故步自封」條。 01.明.張履祥〈與陳乾初書〉:「學者凡事一時之偶見,信一己之偏私,沾沾自得,吝不肯舍者,率因無所進步,是以故步不離耳。」
噤若寒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寒冷季節時,聽不到蟬叫聲,所以古人用「寒蟬」來比喻不說話。據《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列傳.杜密》載,東漢時杜密是一個正直敢言的人,他為官清正,法嚴明。杜密去官回鄉後,對政事仍十分關心,常向太守推舉賢人,揭露惡行。當時有位與杜密同鄉的高官劉勝,也辭官還鄉。劉勝為人明哲保身,不問政事。有一天,太守王昱對杜密稱讚劉勝是個不過問時政的清高之士。杜密知道太守是嫌他愛管閒事,希望他改變一下習性,學習劉勝不過問時政。就說:「劉勝曾任大夫,現在退休了,每天仍接見不少重要人士,理當多關心政事。可是他知道有賢能的人,卻不往上舉薦;知道不好的事,也不肯向上通報。為了保全自己,像寒蟬似的不聲不響,這是國家的大罪人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車時用以拉引的繩索。《論語.鄉黨》:「升車,必正立綏。」《史記.卷七○.張儀傳》:「張儀至秦,洋失綏墮車,不朝三月。」
名副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書.卷七○.鄭孔荀列傳.孔融》1>操故書激厲融曰:「蓋聞唐虞之朝,有克讓之臣,故麟鳳來而頌聲作也。……昔廉、藺小國之臣,猶能相下;寇、賈倉卒武夫,屈節崇好;光武不問伯升之怨;齊侯不疑射鉤之虜。夫立大操者,豈累細故哉!往聞二君有法之平,以為小介,當收舊好;而怨毒漸積,志相危害,聞之憮然,中夜而起。昔國家東遷,文舉2>盛歎鴻豫3>名實相副,綜達經學,出於鄭玄4>,又明《司馬法》5>,鴻豫亦稱文舉奇逸博聞,誠怪今者與始相違。孤與文舉既非舊好,又於鴻豫亦無恩紀,然願人之相美,不樂人之相傷,是以區區思協歡好。又知二君群小所搆,孤為人臣,進不能風化海內,退不能建德和人,然撫養戰士,殺身為國,破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拜見長輩時奉上的見面禮。通「贄」。《孟子.滕文公下》:「出疆必載質。」漢.趙岐.注:「質,臣所以見君者也。」《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乃令張儀詳去秦,厚幣委質事楚。」
窮兵黷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黷武」:《後漢書.卷七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劉虞》初,公孫瓚知術詐,固止虞遣兵,虞不從,瓚乃陰勸術和,使奪其兵,自是與瓚仇怨益深。和尋得逃術還北,復為袁紹所留。瓚1>既累為紹2>所敗,而猶攻之不已,虞3>患其黷武,且慮得志不可復制,固不許行,而稍節其稟假4>。瓚怒,屢違節度,又復侵犯百姓。虞所賚賞典當胡夷,瓚數抄奪之。積不能禁,乃遣驛使奉章陳其暴掠之罪,瓚亦上虞稟糧不周,二奏交馳,互相非毀,朝廷依違而已。瓚乃築京於薊城以備虞。虞數請瓚,輒稱病不應。虞乃密謀討之,以告東曹掾右北平魏攸。攸曰:「今天下引領,以公為歸,謀臣爪牙,不可無也。瓚文武才力足恃,雖有小惡,固宜容忍。」虞乃止。 〔注解〕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