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51.51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盛、大。《說文解字.皕部》:「奭,盛也。」《商君書.墾令》:「然則商賈少,民不能喜酣奭,大臣不為飽。」
黃粱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顯耀官職。 (13) 赫奕:光明顯耀的樣子。指官位高貴。 (14) 聲色:淫靡的音樂與美色,泛指嬉娛樂之事。此指歌妓。 (15) 甲第:豪門貴族的宅第。 (16) 乞骸骨:請求告老還鄉。舊稱大臣辭官,言使骸骨得歸葬鄉土。骸,音ㄏㄞˊ。 (17) 薨:音ㄏㄨㄥ,稱古代諸侯或大官的死亡。 (18) 欠伸:張嘴哈氣伸懶腰。 (19) 偃:音|ㄢˇ,倒臥。 (20) 邸舍:客棧、旅館。邸,音ㄉ|ˇ。 (21) 觸類如故:身旁所有事物還是和從前一樣。 (22) 蹶然:急起、驚起的樣子。蹶,音ㄐㄩㄝˊ。
高瞻遠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來推測吉凶禍福。其作〈觀象賦〉,即其觀察天象時,對人事變化所生的種種感慨。文中有「凝神遠矚,䚕目八」之句,原用以描繪凝神遠望,縱觀天下的姿態,而後「遠矚」一詞被截取出來,引申為眼光長遠的意思。這兩個典源一見「高瞻」,一見「遠矚」,後來被合用成「高瞻遠矚」,用來形容見識遠大。
有條不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篇典源的背景是殷帝盤庚欲從河北遷都至河南,引起臣民不悅,內容是一篇盤庚安民的訓辭,他說:我如今遷都,並非廢了先王的美德,只是你們隱藏了這個美德,不畏懼我這個君王。我內心非常清楚,只是拙於謀劃,以致造成你們的過失。就像網要繫在綱上,才能條理分明而不雜亂;農民從事田耕,只有努力耕作才會有豐收的道理一樣。後來「有條不紊」被用來指條理分明,有次序而不雜亂。
雨後春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雨後春筍」的意思是春筍在雨後長得又多又快。在宋.趙蕃〈過易簡彥從〉詩中,有「雨後筍怒長,春雨陰暗成。」句,意思就是說在下過雨後,筍子長得又快又多。宋.張耒〈食筍〉詩中,也有「林春足雨,新筍迸龍雛。」句,也是形容下過雨後,筍子旺盛生長的樣子。後來「雨後春筍」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物在某一時期新生之後大量湧現,迅速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手心或腳掌因過度摩擦所生的厚皮。通「趼」。如:「雙手長滿了繭。」唐.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山轉愁疾。」
披荊斬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藍鼎元〈六月丙午大捷攻克鹿耳門收復安平露布〉:「我皇神武,遠邁軒、虞,日月照臨,遐暨訖。既已披荊斬棘,消魑魅而入版圖,亦且教稼明倫,化蒼黔而躋文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虧損。《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均官有以考檢厥實,用其本賈取之,毋令折錢。」《紅樓夢》第一○○回:「前兩天還聽見一個信,說是南邊當鋪也因為折了本兒收了。」
事半功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史稿.卷一二○.食貨志一》:「伯都訥空曠圍場二十餘萬晌,久壤腴,視雙城堡事半功倍。」
出爾反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孟子.梁惠王下》載,春秋時,鄒國與魯國爭戰,鄒國人民皆不願為國家效死,讓鄒穆公非常的生氣與無奈。孟子告訴他說:「你的人民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當他們遭遇饑時,官吏們對朝廷隱瞞災情,任由災民流離失所,餓倒街頭,現在他們當然會用這樣的態度回報。曾子不是曾警惕人說:『你現在所做的事情,將會同樣的回報在你身上。』若是您從此施行仁政,未來人民一定也會有相對的報答。」後來「出爾反爾」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麼待你。今則多用以比喻人的言行前後反覆,自相矛盾。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