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9.97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助紂為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1) 皓:吳王孫皓(西元242∼284),字元宗,一名彭祖,字皓宗。在位期間,專橫殘暴,奢侈淫,大失民心。天紀四年,晉武帝六路出兵攻吳,皓出降,吳亡,在位十六年。
優柔寡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果君主的權力、領土小,而諸侯、大夫們的權力、封地大,那就可能滅亡。忽視法律禁令而致力於權謀智計,廢內政,必須倚靠外援的國家,可能滅亡。官吏喜好研究私家學術,貴族子弟們愛好爭論是非,商人在國外屯積財貨,而人民卻在國內忍受窮困的國家,可能滅亡。喜好修建宮室臺榭,經常勞動百姓、消耗財物的國家,可能滅亡。講求祭祀鬼神、迷信卜筮的國家,可能滅亡。可以用權勢謀求官職,可以用賄賂取得爵祿的國家,可能滅亡。處事遲緩而無成就,行事柔弱而缺乏果斷,喜好與憎惡都無法決定,沒有堅固立場的國家,可能滅亡。後來「優柔寡斷」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柔茹而寡斷」演變而出,形容行事猶豫,不能當機立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平的、東西向的。如:「橫笛」、「橫隊」。唐.王建〈織錦曲〉:「窗中夜久睡髻偏,橫釵欲墮垂著扇。」元.馬致遠〈夜行船.百歲光陰一夢蝶套.喬木查〉曲:「縱墳橫斷碑,不辨龍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齊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還〉,刺也。」或亦指為稱美獵者之詩。首章二句為:「子之還兮,遭我乎峱之閒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待火耕的田。唐.劉禹錫〈竹枝詞〉九首之九:「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
孑然一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志.卷五七.吳書.虞陸張駱吾朱傳.陸瑁》嘉禾元年,公車徵瑁,拜議郎、選曹尚書。孫權忿公孫淵之巧詐反覆,欲親征之,瑁上疏諫曰:「臣聞聖王之御遠夷,羈縻而已,不常保有,故古者制地,謂之服,言慌惚無常,不可保也。今淵東夷小醜,屏在海隅,雖託人面,與禽獸無異。……且沓渚去淵,道里尚遠,今到其岸,兵勢三分,使彊者進取,次當守船,又次運糧,行人雖多,難得悉用;加以單步負糧,經遠深入,賊地多馬,邀截無常。若淵1>狙詐2>,與北未絕,動眾之日,脣齒相濟3>。若實孑然4>無所憑賴,其畏怖遠迸5>,或難卒滅。使天誅稽於朔野,山虜承間而起,恐非萬安之長慮也。」權未許。瑁重上疏曰:「……今凶桀未殄,疆埸猶警,...
孜孜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蕩的洪水包圍了高山,淹沒了丘陵,人民被困在洪水裡。我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輦,順著山間涼的小徑砍樹作成路標。和益一起送上生鮮的魚鱉鳥獸給人民。我疏通九大河川,讓洪水順利流入四海;挖通溝渠,引導水流入河川。和稷一起教人民播種穀物,並分送生鮮的食物給人民,使人民交易物資,互通有無。於是每個人民都安定下來,天下也太平了。」皋陶聽了就說:「唷!你說的好,我會向你學習,照著做。」在原文中,「孜孜」是勤勉不懈的意思,「不懈」就含有「不倦」的意味,所以「孜孜不倦」這一完整詞形,到《三國志.卷四一.蜀書.霍王向張楊費傳.向朗》中首次出現。另外《書經.君陳》內容記載周公死後,周成王周公子君陳去治...
狡兔三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狡兔三窟」。見「狡兔三窟」條。 01.唐.杜甫〈雕賦〉:「至如千年孽狐、三窟狡兔,恃古冢之荊棘,飽城之霜露。」 參考詞語︰兔三窟注音︰ㄊㄨˋ ㄙㄢ ㄎㄨ漢語拼音︰tù sān kū釋義︰猶「狡兔三窟」。見「狡兔三窟」條。 01.宋.蘇軾〈過嶺〉詩二首之一:「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如果、假如,表示假設。《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涼。」
因噎廢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非不需要軍隊。假使有人在吃飯時噎死,就禁止天下人飲食;有人在乘船時溺死,就禁止天下人乘船;都是很謬的事!那麼,有人因為曾有君王用兵喪失國家,就想盡廢天下的軍隊,同樣是謬的事。那軍隊是不能廢止的,它就像水火一般,用得適當便是福,用得不適當便是禍。後來「因噎廢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因曾經出過差錯,唯恐再錯而不去做該做的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