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261 ms
共 10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上行下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並強調「教」,即是讓在下位者有所倣效,也就是在上位者怎麼做,在下位者就跟著怎麼做。所以《孝經》、《論語》等經書都指出「教」對於化育人民的重要。《詩經》則更明確的說到,在上位者之所以教導在下位者,目的就是要人民跟著效法。後來「上行下效」這句成語就由此演變而出,用來指在上位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起而效法。 在漢代劉向所編纂的《說苑》一書裡,〈君道〉篇剛好載錄一則故事可以參考。春秋齊景公,有一次設宴招待文武百官,散席之後,大家就一起到廣場上射箭取樂。每當齊景公射出一箭,即使沒有射中箭靶,群臣們都仍然高聲喝采,稱讚齊景公箭法如神。但是齊景公一點也不快樂,並且感到納悶,於是就詢問弦章,為什麼群臣們會...
|
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誰。《論語.公冶長》:「孰謂微生高直?」唐.杜甫〈夏日李公見訪〉詩:「苦遭此物聒,孰謂吾廬幽?」
2.何、什麼。《論語.八佾》:「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周年。《論語.陽貨》:「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此病後三期當發,遇良醫乃可濟救。」
|
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莊嚴、恭謹。通「肅」。《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三國魏.何晏.集解:「鄭曰:『蕭之言肅也,牆謂屏也,君臣相見之禮,至屏而加肅敬焉,是以謂之蕭牆。』」
|
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離、不接近。《論語.雍也》:「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
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文言文中的發語詞,表提示作用。《論語.季氏》:「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孟子.離婁上》:「夫國君好仁,天下無敵。」
2.文言文中用於句末,表示感嘆或疑問。《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曰:『吾歌,可夫?』」
文言文中指示形容詞。相當於「此」、「彼」。《左傳.成公十六年》:「夫二人者,魯國社稷之臣也。」《論語.先進》:「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
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指責。如:「攻訐」、「群起攻之」。《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5.從事、鑽研。如:「他專攻應用數學。」《論語.為政》:「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
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憶、記住。通「誌」。《論語.述而》:「默而識之。」《文選.宋玉.神女賦》:「寐而夢之.寤不自識。」
|
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就。用於文言文。《論語.述而》:「我欲仁,斯仁至矣。」《淮南子.本經》:「人之性,心有憂喪則悲,悲則哀,哀斯憤,憤斯怒。」
|
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偏斜。如:「正中」、「正午」。《論語.憲問》:「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1.修改錯誤。如:「修正」、「訂正」、「糾正」。《論語.學而》:「就有道而正焉。」
2.整理。《論語.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隋書.卷五八.李文博傳》:「夫清其流者必潔其源,正其末者須端其本。」
3.分析、明辨。《論語.子路》:「必也正名乎!」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