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順乎倫常天道。《漢書.卷四.文帝紀》:「孝悌,天下之大順也。力田,為生之本也。」
3.大循環法則。《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紀綱,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推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攆出、推出。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一折:「這等大風大雪,好冷天道,你把我推搶將出來,可不凍殺我也!」《水滸傳》第三三回:「喝令左右把下書人推搶出去。」
三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稱。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每十日為一伏,分別為初伏、中伏、末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金瓶梅》第八回:「那時正值三伏天道,十分炎熱。」《紅樓夢》第六七回:「今年三伏裡雨水少,這果子樹上都有蟲。」
逆天背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反了天道常理。《孤本元明雜劇.陳倉路.頭折》:「則他那逆天背理可釤刈,我則待要勦除亂掠扶家國,長驅席捲安邊地。」也作「逆天違理」。
踣不復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蹶不振」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劉向《說苑.卷一六.談叢》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受其殃。天地無親,常與善人。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一噎1>之故,絕2>穀不食;一蹶3>之故,卻足4>不行。心如天地者明,行如繩墨者章。 〔注解〕 (1) 噎:音|ㄝ,食物塞住咽喉,氣透不過來。 (2) 絕:拒絕。 (3) 蹶:音ㄐㄩㄝˊ,顛仆、跌倒。 (4) 卻足:畏縮不敢再跨出腳步。卻,退後。
胡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什麼。《文選.張華.勵志詩》:「嗟爾庶士,胡寧自舍?」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徵聖》:「天道難聞,猶或鑽仰;文章可見,胡寧勿思。」
電捲風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馳電掣」之典源,提供參考。 《六韜.卷三.龍韜.王翼》武王問太公曰:「王者帥師,必有股肱羽翼,以成神威,為之奈何?」太公曰:「凡舉兵帥師,以將為命。命在通達,不守一術;因能授職,各取所長,隨時變化,以為綱紀。故將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應天道。備數如法,審知命理,殊能異技,萬事畢矣。」武王曰:「請問其目。」太公曰:「腹心一人,主潛謀應卒,揆天消變,總攬計謀,保全民命。謀士五人,主圖安危,慮未萌,論行能,明賞罰,授官位,決嫌疑,定可否。……通糧四人,主度飲食、蓄積,通糧道,致五穀,令三軍不困乏。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1>。 〔注解〕 (1) 不知所由:不知道...
明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聖明的君主。《書經.說命中》:「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設都。」《文選.潘岳.藉田賦》:「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其或繼者鮮哉希矣。」
時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氣候、天氣。《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工商能采金銀銅連錫登龜取貝者,皆自占司市錢府,順時氣而取之。」《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那時正是八月間天道,金風乍轉,時氣新涼,正好行路。」
一視之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山,可也。」山有草木禽獸,皆舉之矣。指山之一草而問焉,曰:「山乎?」曰:「山,則不可。」故天道亂,而日月星辰不得其行;地道亂,而草木山川不得其平;人道亂,而夷狄禽獸不得其情。天者,日月星辰之主也;地者,草木山川之主也;人者,夷狄禽獸之主也,主而暴1>之,不得其為主之道矣。是故聖人一視而同仁,篤2>近而舉遠。 〔注解〕 (1) 暴:音ㄅㄠˋ,欺凌、殘害。 (2) 篤:深厚,厚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