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53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帝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日稱國家的元首。《莊子.天道》:「夫帝王之德,以天地為宗。」《文選.張衡.南都賦》:「帝王臧其擅美,詠南音以顧懷。」
茫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幽暗不可知。晉.陶淵明〈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詩:「天道幽且遠,鬼神茫昧然。」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宗經》:「書實記言,而訓詁茫昧,通乎爾雅,則文意曉然。」
揀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辨別。唐.元稹〈人道短〉詩:「賴得人道有揀別,信任天道真茫茫。」《朱子語類.卷一九.論語.語孟綱領》:「莫云論語中有緊要底,有汎說底,且要著力緊要底,便是揀別。」
觸類而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卦皆含有六畫,故稱為六爻。爻,音|ㄠˊ。 (2) 六龍:指乾卦的六爻。 (3) 御天:駕馭掌控天道的變化。
神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自然造化的道理。泛指天理、天道。《董西廂》卷七:「這畜生腸肚惡,全不合神道。著言廝間諜、忒奸狡。」
阿修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六道之一,也是八部眾之一。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的惡神,常與忉利天交戰。梵語asura的音譯,意為非天。在佛教中認為雖屬天界,但無天人的德行,性情諂詐,所以稱非天,有的佛教部派將之從天道分出,獨立為一類。《雜阿毗曇心論》卷八:「有欲令阿修羅與天同趣,是故說言:『汝先是天。』」也稱為「不洒」、「非天」、「修羅」、「阿須羅」、「阿須倫」、「阿蘇羅」、「阿素羅」、「阿素洛」。
一跌不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蹶不振」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劉向《說苑.卷一六.談叢》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受其殃。天地無親,常與善人。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一噎1>之故,絕2>穀不食;一蹶3>之故,卻足4>不行。心如天地者明,行如繩墨者章。 〔注解〕 (1) 噎:音|ㄝ,食物塞住咽喉,氣透不過來。 (2) 絕:拒絕。 (3) 蹶:音ㄐㄩㄝˊ,顛仆、跌倒。 (4) 卻足:畏縮不敢再跨出腳步。卻,退後。
風馳電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馳電掣」之典源,提供參考。 《六韜.卷三.龍韜.王翼》武王問太公曰:「王者帥師,必有股肱羽翼,以成神威,為之奈何?」太公曰:「凡舉兵帥師,以將為命。命在通達,不守一術;因能授職,各取所長,隨時變化,以為綱紀。故將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應天道。備數如法,審知命理,殊能異技,萬事畢矣。」武王曰:「請問其目。」太公曰:「腹心一人,主潛謀應卒,揆天消變,總攬計謀,保全民命。謀士五人,主圖安危,慮未萌,論行能,明賞罰,授官位,決嫌疑,定可否。……通糧四人,主度飲食、蓄積,通糧道,致五穀,令三軍不困乏。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1>。 〔注解〕 (1) 不知所由:不知道...
養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贍養、撫養。《東觀漢記.卷一七.魏譚傳》:「棄其女,養活兄子,州郡高其義。」《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天要壞我家門,殺了這孩兒是逆天道。且養活教長成,看他又作麼生?」
否終而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十四卦,並為之作卦辭和爻辭。後來他人生中的困厄時期終於結束,他也得歸故里。由此可知,人生的禍福都是天道循環,只要能夠積極面對,不懷憂喪志,一旦困厄結束了,順遂的日子必然到來。越王句踐接受了臣子們的勸諫,在吳國忍辱負重地事奉吳王夫差,終於得以歸國,更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不斷地壯大國勢,終於滅吳,報仇雪恥。後來「否極泰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否終則泰」演變而出,比喻情況由壞逐漸好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