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8.5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有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有方法、有原則。《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六通四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應天時,任物性自然。《莊子.天道》:「明於天,通於聖,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其自為也,昧然無不靜者矣。」後比喻四面八方無不通達。也作「六通四達」。
逆施倒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讎,其以甚乎!吾聞之,人眾者勝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親北面而事之,今至於僇死人,此豈其無天道之極乎!」伍子胥1>曰:「為我謝申包胥2>曰:『吾日莫3>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於是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於秦。秦不許。包胥立於秦廷,晝夜哭,七日七夜不絕其聲。秦哀公憐之,曰:「楚雖無道,有臣若是,可無存乎!」乃遣車五百乘救楚擊吳。 〔注解〕 (1) 伍子胥:?∼西元前664,名員,字子胥,春秋楚人。與父兄俱仕楚,因楚王聽信讒言,殺其父兄,故逃亡吳國,佐吳伐楚以報父仇,並輔吳稱霸。吳王夫差滅越國後,欲釋越王句踐回國,伍員極力阻止,夫差不聽,反而聽信讒言殺了他。伍員死前預言越必滅吳,九年...
順天者逸,逆天者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從天道可得安逸,違背天理將受勞苦。《三國演義》第三七回:「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復四起,此正由治入亂之時,未可猝定也。將軍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補綴乾坤,恐不易為,徒費心力耳。豈不聞『順天者逸,逆天者勞』?」
鄉黨尚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孟子.公孫丑下》:「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指在鄉里中以年齡高的人為尊。《莊子.天道》:「宗廟尚親,朝廷尚尊,鄉黨尚齒,行事尚賢,大道之序。」
逆天悖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反天道,背離常理。元.無名氏《抱妝盒》第四折:「只是劉太后懷嫉妒心腸,做這等逆天悖理的勾當。」也作「逆天違理」。
道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天道、自然。《幼學瓊林.卷四.釋道鬼神類》:「貯乾坤於一壺,道法何其玄。」
退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退隱晦居。《莊子.天道》:「以此退居,而閒遊江海,山林之士服。」
物極則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物極必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文子》一書作者文子,據傳為春秋時晉國人,大約和孔子同一時代,為老子弟子。《文子.九守》中講述:天地運行的自然法則發展到極限,就會朝相反的另一方轉化,過於自滿則會招致損害,像日月盈虧一樣,是不變的道理。古代聖明的天子待人謙沖和善不敢自滿,像容納百川匯注的谿谷,接受來自各方的批評及建言,功業和德行才能不衰退,這就是天道。另外在《文子.上禮》亦有相同的說法:天地萬物循環的道理發展到了極限,就會朝相反的方向轉化,過分盈滿就會有所損害。後來「物極必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物發展到極點,必然會轉向發展。
戢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息兵、止兵不用。《左傳.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唐.薛稷〈奉和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詩:「天道寧殊俗,慈仁乃戢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