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32.11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開張大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店開始營業或休業後再重新開張時常用的吉祥話,有求或祝福生意興隆之意。
新港文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並以新港語在當地開始傳教。荷蘭傳教士用羅馬拼音文字寫成西拉雅族平埔語的《聖經》及多種宗教書籍如《禱文》、《十誡》等,包括Jac.Vertrecht的《Favtorlangh與基督教教材及說教書》、Daniel Gravius的《Sideia與馬太福音》,還有Gilbertus Harprt的《Favor-langh語辭典》等。到了1659年時,新港社原住民已有83%信仰基督教,是當時諸平埔族部落中接受基督教最剩的一個社,這種羅馬拼音的西拉雅語文在新港社最為盛行,故稱此種文書為「新港文書」。這是原住民族歷史上首度出現...
祁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嚴寒、酷寒。南朝梁.鍾嶸〈詩品序〉:「若乃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夏雲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諸詩者也。」南朝梁.庾肩吾〈奉和武帝苦旱〉詩:「蹔息流膏雨,將似怨祁寒。」也作「寒」。
牽亡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送葬時牽亡陣所唱的歌。發源於臺南市善化區,是自神明夜間遊行時所表演的「十八嬈」演變而來,後流行於全臺。音樂節奏頗快,演唱者手舞足蹈,猛搖其臀,歌詞詞意多為遊獄、勸亡、福之類。
仁人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行寬厚而熱心助人的人。[例]本次冬令救濟活動,尚仁人君子慷慨解囊,共襄盛舉。
係風捕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捕風捉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捕風捉影」原作「係風捕景」。漢成帝晚年迷信鬼神,又因沒有子嗣,許多人向成帝上書談論祭祀鬼神或神仙之道,因此都輕而易舉地得到高官厚祿。成帝聽信他們的話,在長安郊外的上林苑舉行祭祀,求上天賜福,花費大量的金錢,但卻沒有什麼應驗。後來光祿大夫谷永上書給漢成帝說:那些方士大談神仙鬼怪,宣揚祭祀的方法,又說世上有仙人,吃了不死的仙藥,就能長生不老。說得好像真的一樣,其實不過是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像要縛住風、捉住影子一樣什麼也不會得到,希望皇上不要再讓那些方士的胡言亂語影響您了!漢成帝聽了谷永的話後覺得很有道理,便接受了他的勸諫。後來「捕風捉影」這句成語就從這...
女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以歌舞迎神,為人禱的女官。《周禮.春官.女巫》:「女巫掌歲祓除釁浴,旱暵則舞雩。若王后弔則與祝前,凡邦之大烖歌哭而請。」
2.以通鬼神,為人福消災、占卜等為職業的女子。《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李傕平日最喜左道妖邪之術,常使女巫擊鼓降神於軍中。」《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小的每本是汴梁一個女巫。靖康之亂,有宮女婢逃出民間,見了小的們,誤認做了柔福娘娘。」也稱為「巫婆」。
仙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桃樹的果實。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八.木篇》:「仙桃,出郴州耽仙壇,有人至心之,輒落壇上,或至五六顆,形似石塊,赤黃色,破之,如有核三重,研飲之,愈眾疾,尤治邪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祭拜日月、星辰、山川、風雨等的祭祀,以求消災除禍。《說文解字.示部》:「禜,設綿蕝為營,以禳風雨雪霜水旱癘疫於日月星辰山川也。」
回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七世紀時,阿拉伯人穆罕默德所創立的宗教。信奉阿拉為唯一真神,經典為《可蘭經》,一百一十四章。信徒一日五次面向麥加禱,一生必往朝麥加一次。教徒大都分布於中東、北非、印尼、巴基斯坦及大陸西北地區等地。唐時由回紇人傳入中國,故稱為「回教」。也稱為「清真教」、「伊斯蘭教」。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