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9.64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裹足不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纏腳部,不往前行。形容有所顧忌,而停止腳步,不敢向前。#語本《戰國策.策三》。 △「畏縮不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名:(1)周代姬姓諸侯國,故址在今大陸地區河北、遼寧及韓國北部。為戰國七雄之一,後為所滅。(2)東晉時鮮卑慕容氏稱帝,國號燕,分為前燕、後燕、西燕、南燕、北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憑恃、憑藉。《說文解字.貝部》:「負,恃也。」《左傳.襄公十四年》:「昔人負恃其眾,貪於土地,逐我諸戎。」《北史.卷一二.隋煬帝本紀.史臣曰》:「負其富強之資,思逞無厭之欲。」
不遺餘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毫不保留,竭盡全力。如:「校長對清寒同學的照顧不遺餘力,令人感動。」《戰國策.趙策三》:「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必以倦而歸也。」《文明小史》第四回:「委員和事,調停惟賴孔方;紳士責言,控訴不遺餘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墳墓。同「冢」。唐.李賀〈許公子鄭姬歌〉:「相如塚上生秋柏,三誰是言情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據有。《戰國策.策三》:「且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趙獨擅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僅、只。《戰國策.策二》:「疑臣者不適三人。」
不寒而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漢、桓寬《鹽鐵論.周》:「趙高以峻文決罪於內,百官以峭法斷割於外。死者相枕席,刑者相望,百姓側目重足,不寒而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推崇、擁戴。如:「奉為圭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末大亂,東陽人欲奉嬰為主。」
金科玉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科玉律」之「律」,典源作「條」。科、條,指法令條文;金、玉,比喻貴重。形容完善嚴密的法律條文。語本漢.揚雄〈劇美新〉。後用「金科玉律」比喻不可變更的信條。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