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039.8852 ms
共 12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邑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子的封號。《後漢書.卷七二.董卓傳》:「男皆封侯,女為邑君。」
|
君子大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子大心是〔韓詩外傳‧卷四〕的一段文章,內容主要是比較心地純正者與不純正者的行為差異。心地純正的人是君子。君子中心胸廣大的,會敬奉上天而遵循正道;性格謹細的,會敬畏正義而行為有節度;聰明睿智的,能明達事理且觸類旁通;即使智慧不高的,也能端正誠懇而遵守法度;君子在高興時,平和安泰;憂愁時,沈靜而能自行排遣;顯達時,寧靜而寬容;窮困時,安心退隱而心平氣和。至於心地歪邪的小人,氣魄較大的,會傲慢兇暴;格局較小的,就淫邪而諂媚;聰明的就巧取豪奪,冀求非分的財物;不聰明的就殘忍狠毒而作亂;高興時,輕率隨便;憂愁時,挫折畏縮;顯達時,驕傲而小器;窮困時,則自暴自棄,毫無鬥志;小人的舉止行動和禽獸一樣,...
|
君子聞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子聞道」是說君子聽聞道理的態度和反應。〔韓詩外傳‧卷九〕曾論及君子聽聞道理的反應是:聽進耳裡,藏在心裡,用仁心去體察,用堅信去保有,以恰切的判斷和運用來實踐,並且以謙遜的態度來傳述。人們看到這道理是君子身體力行的,因此都虛心聽從。至於小人聽聞道理的態度,則是一聽進耳朵裡,就從嘴巴說出來,只是隨口說說而已,這就像吃飽了立刻就嘔吐,所吃的營養一點也沒吸收,不但對身體無益,也和他的期望相反。
拿這個說法來印證讀書,也有同樣的作用。肯讀書而又會讀書的人,一定要透徹的了解,牢記在心,到時可以運用自如;同時還可以把自己的心得告訴別人,別人自然願意接受。相反的,不認真讀書又不會讀書的人... |
篆愁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蝸牛的別名。參見「蝸牛」條。
|
金玉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持節耿直,始終不變,剛堅如金石的君子。《宋史.卷三四一.傅堯俞傳》:「元祐四年,拜中書侍郎。六年,卒,年六十八。哲宗與太皇太后哭臨之。太皇太后語輔臣曰:『傅侍郎清直一節,始終不變,金玉君子也。方倚以相,遽至是乎。』」
|
疲暮逢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晚年遇才。《南史.卷二二.王筠傳》:「自謝朓諸賢零落,平生意好殆絕,不謂疲暮復逢於君。」
|
玉陽真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家北宗七真之一。姓王名處一,金元間道家全真教派王重陽門下全真七子之一,道號「玉陽子」,也稱為「玉陽真人」;嘗單足駐立崖上,故又有鐵腳仙之名。封玉陽體玄廣慈普度真君,開嵛山正宗。
|
朝廷不可一日無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大事不能一天沒有君王出面主持。《西遊記》第四○回:「正是自古道:『朝廷不可一日無君』那皇帝那裡肯坐,哭啼啼,跪在階心。」後比喻為事情不能沒有人負責。如:「所謂『朝廷不可一日無君』你這一趟出國那麼久,公司業務總得找個人代理。」
|
潞涿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為三國時張裕嘲弄劉備無鬚之言,後以「潞涿君」譏諷沒有鬍鬚的人。三國時張裕為劉璋長史,其人多鬚,劉備嘲謔為「諸毛繞涿居」。劉備,涿縣人,無鬚,故張裕反嘲戲劉備為「潞涿君」。涿,形近「豚」,故借以指「臀」;潞,與「露」諧音。潞涿,猶言「露臀」。《三國志.卷四二.蜀志.周群傳》:「裕即答曰『昔有作上黨潞長,遷為涿令者,去官還家,時人與書,欲署潞則失涿,欲署涿則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先主無鬚,故裕以此及之。」
|
老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家對老子的尊稱。參見「老子」條。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