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50.8517 ms
您是否想查詢 受終 壽終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通宵徹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帝,都於長安,史稱西魏。原本統一的北方,至此分裂為西魏、東魏二國。東魏在高歡死後,大權落在其子高洋手中,後來高洋廢帝自立,改國號為齊,史稱北齊。文宣帝年輕時,氣度恢宏,性情果斷,外柔而內剛。在位初期,留心國事,勵精圖治,改定律令,提倡儒學,重用漢人,使魏晉以來的刑律削繁就簡。在對外用兵方面,連連征戰勝利,威振戎夏。然而在位後期,卻以功業自矜,導致生活縱酒淫亂,殘暴昏狂。常常飲酒、歌舞而從不停止,從早上到晚上,再從夜晚到天明。有時甚至做出不合國君身分的動作,袒露形體,穿著胡服,披散著頭髮,生活極為奢靡。他不再留心於治理國事,又大事營造宮室,修建長城,以致於舉國騷擾,人民為賦役所苦,負擔沉重,政...
迴山轉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排山倒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排山倒海」原作「迴山倒海」。袁山松,東晉陳郡陽夏人。少有才名,博學能文,在他寫的《後漢書》中,有一段記載東漢最後一位皇帝獻帝的事蹟。獻帝在位三十一年,起初受制於董卓,後曹操以援救漢室之名討伐董卓。接著曹操迎接獻帝至許昌,從此曹操便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得勢後,漸次削弱諸雄的權力,手握國家大權,他架空獻帝,勢力日漸強大,以「迴山倒海」般的巨大力量,把政權移轉到自己手中。袁山松認為,曹操以仿效堯、舜禪讓的美名,逼獻帝授權,實為竊國,與盜賊無異,毫無仁義可言。後來「排山倒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力量巨大,氣勢壯闊。
瀝膽隳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其實是希望由三人共掌朝政,因此他們建議由楊堅出任大冢宰,鄭譯任大司馬,劉昉任小冢宰。楊堅不願放棄手中的權力,明白他若想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培養自己的勢力和親信。楊堅見李德林才華洋溢,且有匡世救國的政治理想,就任命他為府屬兼儀同大將軍,並採納李德林的建議,自任丞相,讓鄭譯任丞相府長吏,劉昉任丞相府司馬,以便控制他們。而後楊堅弒靜帝,篡北周,國號隋。隋立之後,李德林認為梁士彥及元諧等人仍有謀反之心,於是寫了〈天命論〉,詳論隋朝取代北周乃是出於天命,而非人力所能及。文中列舉古代聖王,均是上承天命,下順人心,所以能夠建立邦業,造福萬民;今日隋文帝也是因為四方臣民諸侯的愛戴,又有上天的祥瑞、讖語...
暗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在地下,用以排通穢水的溝渠。[例]他一時失手,手中的零錢不小心掉入暗溝裡去了。
槓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麻將時,自己有四張一樣的牌,或手中有三張一樣的牌,別人再打出同一張,就可以拿出置於牌面,然後再從最後取一張牌,就稱為「槓牌」。可分為暗槓、明槓兩種。
怨聲載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怨聲載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載,東漢末年由於外戚和宦官政爭,造成當時朝野動盪不安,東漢的國運也搖搖欲墜。漢和帝死後,出生才百餘天的殤帝即位,不久即夭折,於是鄧太后與其兄弟鄧騭迎立年僅十三歲的安帝,但大權仍掌握在鄧太后手中。鄧太后死後,安帝親政,鄧氏一門立刻遭到貶黜,但安帝又援引其母家耿氏及妻家閻氏掌握大權。安帝死後,閻氏立年幼的北鄉侯為少帝,不久即病死。這時對於外戚干政早已心生不滿的宦官們,便趁機發動政變,殺掉閻氏一門及其同黨,擁立順帝。但順帝即位後,政權並未回到皇帝手中,實權仍由皇后的父親大將軍梁商掌握。梁商見到政局敗壞,民間災異四起,想要...
換柳移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秀才帶著孩子,雙方本不相識,所以因緣際會地領養了周家孩子,在命運的安排下,最後家產又回到了周家的後代手中。所以小說裡就用了「移花接木」來形容個故事。這裡的「移花接木」是指周家的孩子換成了賈家的孩子,家產原本是周家的,落入賈家後,卻又轉到原本是周家的骨肉手中。真假混亂的情形有如「移花接木」。
魂飛天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非常驚恐的樣子。《三國演義》第七回:「紹驚得魂飛天外,手中寶刀墜於馬下。」《儒林外史》第三八回:「『老師父,你這一打酒去,沒有活的命了!』老和尚聽了,魂飛天外。」
瀝血披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其實是希望由三人共掌朝政,因此他們建議由楊堅出任大冢宰,鄭譯任大司馬,劉昉任小冢宰。楊堅不願放棄手中的權力,明白他若想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培養自己的勢力和親信。楊堅見李德林才華洋溢,且有匡世救國的政治理想,就任命他為府屬兼儀同大將軍,並採納李德林的建議,自任丞相,讓鄭譯任丞相府長吏,劉昉任丞相府司馬,以便控制他們。而後楊堅弒靜帝,篡北周,國號隋。隋立之後,李德林認為梁士彥及元諧等人仍有謀反之心,於是寫了〈天命論〉,詳論隋朝取代北周乃是出於天命,而非人力所能及。文中列舉古代聖王,均是上承天命,下順人心,所以能夠建立邦業,造福萬民;今日隋文帝也是因為四方臣民諸侯的愛戴,又有上天的祥瑞、讖語...
挈屐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何隨無意中見到有人盜採自己園中的竹筍,不但沒有阻止,反而因為擔心腳步聲驚嚇小偷,使他驚逃受傷,所以脫下木屐提在手中回家的故事。見晉.常璩《華陽國志.卷一一.後賢志》。後用以比喻對竊賊的寬容大度。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