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蒙特梭利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智的高峰時期,身邊應充滿自然界豐富多樣的聲音刺激,生活的周圍也應該看到各類形式的符號及文字,讓幼兒理解環境中存在著另一種溝通的方式(陳文齡,2006)。根據研究顯示:擁有良好口語技能的幼兒,在日後學習讀寫方面也會較為輕鬆(Lawrence,1998)。而Montessori對幼兒早期語言刺激的看法,與全語文主張;幼兒要沈浸在充滿語言和有意義的文字中等觀念不謀而合,目的都是為要能幫助幼兒豐富語彙,以臻達到流利的讀寫。幼兒早期在兒童之家,經由運動及感覺教育的實施,手部一直在為後來的書寫作努力,以幫助幼兒進入第一階段讀寫基礎...
多元取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域功能相關,不同的智能在不同的時間成熟,每種智能相互獨立又相互協調合作。1.語言智力:文字、語言的*理解與運用能力。2.邏輯數理能力:數字運算、邏輯推理的能力。3.視覺空間能力:空間知覺、感官協調的能力。4.體能智力:身體協調、運動的能力。5.音樂智力:音樂欣賞、掌控韻律及節奏的能力。6.人際智力:與人互動、協調、合作的能力。7.個人內在智力:自我瞭解、掌控、規劃的能力。8.自然觀察能力:對自然界觀察、探索的能力。9.生命智力:瞭解生命、探索生命真諦的能力。迦納─多元智能論的意義:1.多元文化、全人教育、課程統整:近代教...
腦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記憶、想像、理解、思考等能力。如:「他腦袋好、反應靈敏,對於閱讀的書,更是過目不忘。」也作「腦袋瓜」、「腦子」。
同理心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決他的問題。相同的,當諮商員對整件事情有相當的程度的了解後,就應該適時地傳遞給當事人知曉,讓當事人理解其盲點之處,並且能更信任諮商員。在諮商的過程中,需要表達的內容有兩個主軸,第一為簡述當事人的內容,第二為當事人所親身經歷的情緒。在簡述語意技術以及情感反應技術中,也常提到要適時的反應當事人所敘述的內容,但同理心技術較著重於高層級的深層想法,希望能非常深入的去探討當事人的內心世界,並且掌握其感覺,讓諮商員以將心比心的態度去聆聽,並且用同理心來去幫助當事人度過難關。(註1) 同理心技術的種類 初層次同理技術此層級的同理技術...
後恭前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爭一口氣。他找出《太公陰符》一書,反復熟讀,不斷揣摩,每逢困乏想睡之時,就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終於理解書中道理。後來蘇秦又去各國遊說,他主張合縱政策,說服了齊、燕、趙、楚、韓、魏六個國家結為同盟,共同對付秦國,蘇秦因此擔任六國宰相,佩帶六國相印,也讓秦國因此不敢東侵。有一次蘇秦因公經過故鄉洛陽,蘇秦的父母在三十里外的路口迎接他,妻子更不敢正眼看他,嫂嫂也伏地叩拜。蘇秦看了,說:「嫂嫂,你為何從前的態度那麼傲慢,現在卻又那麼謙卑呢?」嫂嫂答道:「你現在做了大官,既尊貴,又有錢啊!」蘇秦嘆了口氣說:「哎!貧窮時父母都不把你當兒子看待,富貴時親友都畏懼你,難怪人們要看重權勢利祿了!」《戰國策》原文...
教師即研究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課程規範要求一致的教學實務之「課程實施」。「課程」是界定在可以讓學校教師根據其本身的教學反省、教育理解、教室教學行動等教育實踐行動,以引導教育行動的解構與重新建構之人文社會學科知識範疇。「課程發展」是一種學校教師利用研究,以作為改進教師教學的根據,學校教師運用「研究本為的教學」知反省思考,將教育理念轉化為實際的教育行動。因此,在「課程發展」過程當中,學校教師是教育的藝術家,而「課程」便是學校教師從事教育藝術工作的行動媒介,學校教師透過「課程」的行動媒介,進行有關知識、學習、教育本質之學習。在「人文課程方案」當中,學校教...
佛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中指證悟宇宙真理解脫一切煩惱的人。如佛陀釋迦牟尼。 △浮屠、浮圖、佛馱
九九乘法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九乘法表(Multiplication table)目錄1 單元目標2 介紹被乘數、乘數以及積數3 乘法表口訣4 進階演練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單元目標首先教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之下,去理解乘法的意義為何,因此可解決2至9之間的倍數關係,接著則漸進式變為半具體以及抽象模式,使學生能先了解九九乘法表之由來後,在進行背誦的工作,將對學生的學習上較有助益。另外,了解涵義後,需教導快速的背誦方式,以及其口訣,使學生能輕鬆學會九九乘法表,以利解決應用問題中之計算過程。 介紹被乘數、乘數以及積數首先方法一可先利用舉例的方式來引導各...
學習型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知識與經驗,甚至改變整體組織的行為,此種方式能夠強化組織適應與革新的能力。其認為過去人們對事物的理解總認為要把問題加以分解,把世界分成片段來理解。所付出的代價是失去對事件整體的了解,不了解自身行動所帶來的一連串後果。學習型組織則在強調團隊學習、整體理解的概念。註1 起源由1990年美國學者聖吉博士(Peter M. Senge)提出,在其出版的《第五項修練》一書中,提出運...
豁然貫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對事理領悟通曉,而能全盤理解。語出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大學章句.五章》。 △「恍然大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