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35 ms
共 3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英國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述兩種性質的學校,稱作第三級學院(tertiary)。 高等教育(一)大學(university):頒授包括準學士到博士學位在內的研究所學位之高等教育機關。以1992年為分界點,分為新舊大學。舊大學以學術研究為主,新大學以提供實務性課程為重。(二)高等教育學院(college of higher education):以前是培養師資機構的高等教育學院的一群非大學高等教育機構。部分與鄰近大學合作,接受課程認定後,可獲得學士學位。(三)繼續教育學院(further education college):為義務教育後青年教育或...
|
獎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競賽中頒發給優勝者的牌狀獎品,或一般作為獎賞用的牌子。
|
南台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011年「第五屆波蘭華沙國際發明展」南台科大電機系榮獲2 面金牌獎、2 面銀牌獎、及韓國與羅馬尼亞頒發的2 面特別獎,充分展現師生之研發成果。2011年南台科大榮獲第63屆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1金2銀1銅及1特別獎,是表現最突出的學校。2011年南台科大資傳系學生榮獲「全國大專校院Facebook《創意網路e行銷》PK擂台賽ERH組」冠軍。2011年日本沖繩國際花式調酒比賽Eclipse Flair Showdown南台科大餐旅管理系分獲冠、亞軍。2011年南台科大勇奪「第39屆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抱回3金3銀1及波...
|
預備立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始為行憲而準備。1908年發表憲法大綱和行憲程序。依此程序,清廷決定在九年後的1916年公布憲法,頒行議院法,實施上下兩院的選舉,再於1917年招開國會。憲法大綱與行憲程序公布後不久,光緒帝和西太后相繼去世。宣統帝繼位,由宣統帝之父、光緒帝之弟醇親王戴灃攝政,仍依原來的行憲計畫進行。1909年在各省設立諮議局,1910年在北京成立資政院,並實施地方自治。同時將準備立縣的期間縮短三年,決定1913年招開國會。為準備立憲,清政府還推行一連串政治、社會的改革。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1906年廢除傳統的六郡制,亦即將六部改為十一...
|
九流三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酬勞,哲王明範。朕嗣承弘業,君臨萬邦,驅此兆庶,寘諸仁壽。軍民之間,年多耆耋,眷言衰暮,宜有優崇。可頒授老職,使榮霑邑里。」戊午,聽訟於正武殿,自旦及夜,繼之以燭。 〔注解〕
(1) 沙門:胡語音譯名。梵語作 Sramana。在印度泛指出家修苦行、禁欲、或因宗教的理由而以乞食為生的人。在中國則專指佛教的出家人。
(2) 道士:指信奉道教的人。 2、「九流」:《漢書.卷一○○.敘傳下》虙羲畫卦,書契後作,虞、夏、商、周,孔纂其業,篹《書》刪《詩》,綴《禮》正《樂》,彖系大《易》,因史立法。六學既登,遭世罔弘,群言紛亂,諸子相騰。秦1>人是滅,漢2>修其缺,劉向3>司籍,九流以別。爰著目錄,略...
|
輯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彙錄要項。如:「稅法輯要」。《元史.卷二五.仁宗本紀二》:「詔江浙行省印農桑輯要萬部,頒降有司遵守勸課。」
|
過橋拆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過河拆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元史.卷一四二.徹里帖木兒列傳》載:元順帝時,徹里帖木兒廢除科舉制度,監察御史呂思誠反對,並加以彈劾,但順帝仍採納廢科舉之議。而參政許有壬也表示強烈反對且據以力爭。許有壬當初是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場,後來升為參政。但他不但反對無效,元順帝還故意讓許有壬在詔令頒布時,跪在文武百官的最前面來折辱他。許有壬怕不聽命會遭來禍患,只好勉強贊成廢科舉。治書侍御史普化看到就譏諷許有壬說:「你是通過科舉考試的人,現在要廢除科舉制度,你又跪在第一個,真是過河拆橋啊!」許有壬聽了覺得很丟臉,就稱病不出門。後來「過河拆橋」用來比喻不念舊情,忘恩負義。
|
圖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銅質的方形印章。清代官府頒授給領隊大臣及八旗佐領等官使用。由禮部鑄印局按一定的規制鑄造,後來民間的書籍帳冊也使用圖記,但不拘形式,也不一定以銅為質地。
|
拿破崙法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拿破崙法典》是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於西元1804年在議會通過的一系列法典,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狹義僅指《拿破崙民法典》,共2281條;該法典承認貴族、平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權利,為近代民主政治制度及歐、美各國成文法的基礎之一。
|
知而故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明知故犯」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明知故犯」的意思是明明知道是錯的,卻故意去違犯。例如國家頒布了法令,人人都應該遵守,但是有些人因不知法而犯法,這是無心之過,還可原諒;如果是明明知道法令規定如此,卻故意去觸犯,這就是「明知故犯」了。這種意念在文獻上比較早的出處是宋代陳世崇的《隨隱漫錄》卷一引西山蔡先生對子孫的訓示說:「蓋不識好惡,如童稚,如醉人,雖有罪可赦,若知而故犯,王法不可免也。」意思是說:一個人不明是非,就像小孩子和醉漢,如果犯錯,還可以原諒;但是如果是已經知道不對了,還去犯錯,那就應該受法律制裁。這裡的「知而故犯」就是「明知故犯」的意思。後來「明知故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