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762 ms
共 3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路無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社會風氣良好。參見「道不拾遺」條。《孔子家語.卷一.相魯》:「長幼異食,強弱異任,男女別塗,路無拾遺。」明.徐元《八義記.鉏麑觸槐》:「今夕拜告神祇,願滿朝文武,各依官職,讒言不入,運民路無拾遺。」也作「道不拾遺」、「路不拾遺」。
|
三風十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種惡劣風氣及其所包含的十種罪過。即巫風、淫風、亂風;恆舞、酣歌、貨、色、遊、畋、侮聖言、逆忠直、遠耆德、比頑童。《書經.伊訓》:「惟茲三風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喪。」宋.蘇軾〈驪山〉詩:「三風十愆古所戒,不必驪山可亡國。」
|
死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尚未受到潮流、風氣等影響的地方。也作「死面」。
|
連篇累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後來,禮教漸漸衰落,為文不再注重道理,只知計較字詞的運用,內容也不外乎是形容風花雪月。李諤認為這種風氣對社會會造成不良的影響,應該立即矯正。文中用「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等句,說明六朝以來的文學,每每篇幅冗長,但內容卻很空洞,題材多屬詠物,文章盡是詞藻的堆砌而已。「連篇累牘」這句成語就用來形容文章篇幅冗長。
|
任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職期間。如:「王校長希望能在他任內,有效地提升全校同學的讀書風氣。」
|
競今疏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崇尚現今的,而輕視以前的。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通變》:「從質及訛,彌近彌澹。何則?競今疏古,風氣衰也。」
|
眾射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眾矢之的」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眾矢之的」典源作「眾射之的」。明朝正德、嘉靖年間,先是王守仁在軍中趁工作閒暇授徒講學,之後再傳弟子徐階擔任內閣大學士時,在京師設講會講學,使得講學風氣興盛起來,造成一股潮流。自此,無論是在朝官吏或是地方士紳、長老,紛紛開始聯合講會,成立書院,相互應和。萬曆年間,由顧憲成等人重新修建的東林書院,名號尤其響亮。他們時常譏諷朝政,評論人物,士大夫相繼依附,於是和東林書院有關的人都被稱為「東林黨」。但也因為名氣太大遭到毀謗,氣焰太盛招致各方的責難,批評的輿論接連而來,加上幾次的政治鬥爭都和東林書院的人有關,使得眾人攻擊的目標,都指向在東林書院講學的顧憲成等...
|
每變愈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每下愈況」。見「每下愈況」條。01.清.黃宗羲〈李杲堂文鈔序〉:「自余為此言已歷一世矣,風氣每變而愈下,舉世眛目於塵羹土飯之中,本無所謂古文。」
|
素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純樸的風氣。唐.鮑溶〈懷王秀才〉詩:「惟有素風身未墜,世間開口不言錢。」
|
社區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近入學的方式進行分配,因此入學的學生多為同社區內的孩子,某些屬於特殊社區文化的區域,便會形成特殊的風氣,諸如公教地區、軍眷社區、商業社區、農村社區或是山地社區等等,這些社區性的風氣都唯有一定的特點存在,從而影響著學校的文化,如公教地區的學生,大多孩子可能也都是學校老師的家長,因此在教學上便會有教師彼此互相交流自己教育的觀點,或是在商業地區的學校,孩子多屬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就會明顯看出在才藝方面,或是課後輔導的部分會特別的重視,並且校風也會因此到...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