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69.44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文化再製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化再製」,意指上下兩代之間的階級再制,並非取決於經濟生產過程,而是文化領域,此乃肇因於中上階級支配社會主流文化與價值觀的發展,因而能主導學校課程知識的內容與結構,因此,學校的正式課程往往淪為馴化學生的工具。就教育的場域而言,有所謂「教育再製理論」,即以批判的觀點探討學校教育於資本主義社會中,在政治、社會和經濟上所扮演的功能。然而「教育再製理論」由於切入角度的不同,大致可分為三個主要派別: 「社會再製理論」(Theories of Social Reproduction)、「抗拒理論」(Theories of Resi...
難兄難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隋唐演義》第八九回:「霽雲嗟嘆道:『雷兄,你昆仲二人,真乃難兄難弟,我昨日狂言唐突,正所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矣!』」
小巫見大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小巫師見到大巫師,其法術就無法施展。《太平御覽.卷七三五.方術部.巫下引莊子》:「小巫見大巫,拔茅而棄,此其所以終身弗如也。」後比喻能力相差甚遠,無法相提並論。通常有自謙的意味。漢.陳琳〈答張紘書〉:「今景興在此,足下與子布在彼,所謂小巫見大巫,神氣盡矣。」
沈魚落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沉魚落雁」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齊物論》齧缺問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惡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惡乎知之!」「然則物无知邪?」曰:「吾惡乎知之!」雖然,嘗試言之。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嘗試問乎女:民溼寢則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處則惴慄恂懼,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1>以為雌,麋2>與鹿交,鰌3>與魚游。毛嬙、麗姬4>,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5>。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6>哉?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
囫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籠統含糊。《朱子語類.卷三四.論語.述而篇》:「道理也是一個有條理底物事,不是囫圇一物,如老莊所謂恍惚者。」《二刻拍案驚奇》卷一:「沒得解說,只囫圇說一句『救荒無奇策』罷了。」也作「鶻淪」。
蘇格拉底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格拉底教學法又稱產婆法,這種方法是屬於假說消除的被動法,隨著受問者承認進一步的假說,在消除先前假說的過程中,必然產生矛盾,用這種方法逼使一個人檢視他自己的信念和這種信念的真實性,因而從中得到啟發。將這種方法用於教學時,就成為所謂蘇格拉底的教學法,那就是教師用一連串相關的問題,去激發學生思考,他從不給學生現成的答案,他用反問和反駁的方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不斷地修正觀念,接受他的思想影響。此時,教師所扮演的是知識「接生婆」的角色,而不是「填鴨者」。下面一個他和學生問答的有趣的例子:學生:蘇格拉底,請問甚麼是善行?蘇格拉底...
失敗是成功之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失敗的教訓是成功的基礎。如:「國父歷經十次革命失敗,最後終在武昌起義,一舉而成,正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也作「失敗者成功之母」、「失敗乃成功之母」。
家庭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庭發展理論係將家庭視為一生命體看待,討論自生命開始、茁壯、成熟到最後結束的過程、歷程。說明一個家庭從最初的建立、蓬勃發展到中止發展的改變過程家庭發展理論把家庭的發展過程分為數個階段,用以探討家庭在特定時間時,家庭與外在環境的互動與影響,而所謂的固定階段時間即是「家庭生命週期階段」又稱為「家庭生命循環」,用以敘述家庭結構、組成及行為等的改變(註1),以下依據Duvall和Hill所提出的分類法做討論:目錄1 家庭生命週期階段分類1.1 依據家庭的大小(family size)的改變1.2 依據最大的子女的年齡1.3 依據...
日積月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漢.董仲舒〈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且古所謂功者,以任官稱職為差,非所謂積日纍久也。」逐日、逐月的長時間累積。比喻歷時遠久。宋.朱熹〈答周南仲書〉:「隨時體究,隨事討論,但使一日之間整頓得三五次,理會得三五事,則日積月累,自然純熟,自然光明矣。」
反向作用(Reaction_form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義反向作用也稱為「反應形成機轉」或稱反應結構(Reaction formation)。屬於神經症性防衛機轉(Neurotic Defense)。所謂反向作用,是個體內心(潛意識中)不能為意識所接受之觀念、情感、衝動及慾望,由於自知這些無法見容於社會,因此為防止此類具有威脅性或危險性的衝動與慾望被表達出來,個體將以相反的態度與行為等型態表現在意識層面。反向作用的歷程包括兩個步驟:一是先壓抑住自己和他人皆無法接受的想法或慾望;二是潛意識裡為了防止他人察覺自己有此想法與慾望,反而表現出一種完全與內心想法背道而馳的行為。 應...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