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遺餘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詞、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戰國策 趙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必以倦而歸也。」 2.語譯 竭盡所有力量,一點也不保留。 形容做事能傾全力。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詞、相反詞 相似詞 全力以赴、竭盡心力、知盡能索 相反詞 虛應故事、草草了事、敷衍塞責 5.例句 他既然接了這一任的社長,就會不遺餘力地辦好這個社團,所以大家不用擔心了。
|
不寒而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寒而慄」原作「不寒而栗」。據《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義縱》載,義縱是西漢武帝時的一個官吏,他執法嚴厲,殺人無數,被司馬遷列為「酷吏」。義縱的姊姊是個醫生,她治好了太后的病,得到太后的寵幸,義縱也從此踏上仕途。因為義縱執法不講情面,替朝廷鏟除了不少地方勢力,所以獲得賞識,官運一帆風順。義縱擔任南陽太守時,都尉寧成掌握關稅大權,所以為所欲為,沒人敢得罪他。義縱知道寧成的惡行後,就決定從此人開始好好整治南陽。寧成也知道義縱的手段強硬,不想得罪他,於是在義縱上任之時,帶領眾人在路旁恭敬地迎接。義縱知道寧成只是想要拉攏自己,就對他不理不睬。上任之後,義縱著手收集寧成犯罪的證據,逮捕寧成,將他家的...
|
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承當、擔負。如:「不勝負荷」。漢.張衡〈東京賦〉:「荷天下之重任,匪怠皇以寧靜。」
|
民不聊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骨肉分離流落四方。韓、魏沒有滅亡,是秦國的一大憂患!現在大王要出兵攻打楚國,勢必經過韓、魏國境,您不擔心他們會叛變嗎?」後來「民不聊生」這個成語,就從原文中的「百姓不聊生」演變而出,用於形容百姓生活非常困苦。
|
炙手可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宣宗時,崔鉉在朝中擔任要職,權勢極大。每次當他要做重要決策時,都會找鄭魯、楊紹復、段瓌、薛蒙一同商討,所以此四人在當時同樣也是聲名顯赫,握有權柄。於是有這樣的一段話流傳著:「炙手可熱,楊、鄭、段、薛;欲得命通,魯、紹、瓌、蒙。」這段話便是形容鄭魯等人的權勢如日中天,赤燄讓人覺得好像會燙手一樣,若是想順利推展政令,一定得先有他們的支持。「炙手可熱」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句成語,用來比喻地位尊貴,勢燄熾盛;亦用來比喻廣受歡迎,名聲極盛。
|
給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拿東西給別人。[例]他因為受傷無法承擔家計的事件一經報導,社會各界紛紛給予援助。
|
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背、肩膀來負荷、承擔。[例]背負、背書包、背小孩 ◎
|
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強迫推舉。[例]他被大家拱出來擔任班代表。
|
赤子之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西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受學於子思門人,提倡王道、重仁義、輕功利、創性善之說,後世尊稱為「亞聖」,傳有《孟子》七篇。他曾經到齊、宋、滕、魏等國游說,一度擔任齊宣王的客卿,最後以所說不合王意而不見用。他主張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人性本善」等論說,以期說服諸侯,停止武力兼併。晚年與萬章等門人集儒家論述著書立說以終,學說對後世影響甚大,被認為是孔子儒家學說的繼承者。典源所錄是孟子說過的一句話,意思是說:一個品德修養良好的人,不會失去他做赤子時的一片純真、善良之心。「赤子之心」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比喻純潔、善良的心地。
|
一鼓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勇氣大減,而我們士氣最旺盛的時候,所以我們才能打敗敵人。然而像齊國這樣的大國,用兵是很難猜測的,我擔心他們會有埋伏,所以下車查看,看到他們的車跡混亂,旗幟也散亂地倒下時,可以斷定他們是真的被打敗了,才敢放心地乘勝追擊。」後來原文中的「一鼓作氣」,就被用來比喻做事時要趁著初起時的勇氣去做,勇往直前,才能一舉成事。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